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以集美大学为例

来源:求索期刊发布于:2016-11-10

    作者:晓芬

 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是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受社会风气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表现出积极、肯定的情感及信守、遵从的行为倾向,但并未完全内化为自身价值准则。要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需要高校教师革新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式,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要立足于大学生的切实利益诉求和精神需求。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一个国家凝聚力源泉,是影响国家发展的巨大粘合力量。要在全社会构建凝神聚气、强基固体的基础工程,必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公正、平等、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大学生作为文化水平高、思想开放和思维活跃的特定的社会群体,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离不开大学生的认同。因此从大学生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关系到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 文献回顾

    价值认同,是对某种价值观的认同,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人际关系、利益分配、法制制度和关系思想行为等进行判断和选择。从个人层面上,是指个人对自我的社会角度或身份的理性确认,它是个人行为的持久动力;从社会层面而言,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从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来说,都具备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和价值认同的特质。价值认同对国家、民族、个人来说,是一种理想信念,一种思想境界,一种精神支柱,一种内在力量,它可以指挥和支配人的思想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研究,接受程度如何、问题何在,这些都需要经过具体的实证调查才能得到结论。近年来学术界重视理论研究,鲜见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是探讨价值认同的内涵和实现途径,实证研究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的调查研究。如李斌雄[1]在研究中,认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存在三个特点,即认同的非全方位性、认同的不平衡性和认同的不一致性。杨志才[2]通过实证调研证实了李斌雄的部分分析,结果显示:从价值认知上来看,大学生未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方位、深层次的认识;从价值认同来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遍持积极态度;在价值践行上,主流上大学生是积极向上的,但也一定程度表现出“知行脱节”、“重实践、轻理论”、“重个体实现、轻社会教育”的倾向。

有部分研究涉及全体公民的调查,但只有少部分内容涉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3]比如说教育部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的重大项目“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开展的“当前我国公众认同、接受核心价值调查”,结果表明公众认同度高,但认识与实践存在差距,必须对核心价值如何实现其功能作进一步深入思考。[4]可见,部分学者做过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观认同的研究,但多停留在思辨层面,本文将采用实证调查研究方法。

二、研究数据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2015年4-5月间随机抽取集美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 份,收回有效问卷962份,有效回收率96.2%。其中男生497 人,比例为51.7%,女生465 人,比例为48.3% ;专科68人,本科879人,硕士15人;大一322 人,大二、三355人,大四285人。人文科专业比重为44.1%,理工农科专业比重为49.5%,艺术类比重为62人占6%。调查的对象范围涵盖团员、党员和群众;民族分布状况为汉族868人,少数民族92人,其他2人。城市学生占 44.5% ,农村学生占55.5%。

1:调查对象政治面貌构成情况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

共青团员

群众

人数

197

715

50

所占比例

20.5%

74.3%

5.2%

2:调查对象的专业分布情况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管理学

艺术学

人数

20

83

56

106

79

2

59

386

31

78

62

所占比例

2%

8.6%

5.8%

11%

8.2%

0.2%

6.1%

40.1%

3.2%

8.1%

6.4%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的目标总体认同状况

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认同度为88.3%,处于良好等级,但还没有达到优秀程度,仍有 11.7%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不认同或说不清的观点。从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满意度情况上看,91%的大学生还是比较满意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总体较高,当然也存在不平衡性,对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认同度最高,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认同度其次,而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认同度相对较低。受访的学生普遍反映三个层面上的内容比较复杂,难以准确记忆,被调查的学生能分别记住2个词的比例最高,分别为54%、52.2%、57.3%。

3:调查对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同意

不同意

说不清

人数

849

62

51

比例

88.3%

6.4%

5.3%

4:调查对象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

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满意度情况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人数

384

491

87

比例

39.9%

51%

9%

5:调查对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认知情况

国家层面

社会层面

个人层面

人数

848

837

864

比例

88.1%

87%

89.8%

6:调查对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概括”的认知、记忆情况

24字概括

(人数)

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

(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

全部能记住

53

50

55

记住3个词

95

90

88

记住2个词

520

531

551

记住1个词

294

284

262

完全不清楚

10

7

6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延的认同状况

我们调查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还可以从分析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所包含的价值理想、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的认识和理解着手。对于入党意愿、动机,主流价值观,宗教信仰,爱国主义表现及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等范畴,大学生总体的认知是好的,但也存在一定的民主功利性。

例如,在入党意愿方面, 82.2%对入党是有意愿的。但从入党最主要动机而言,仅有26.7%追求理想和信念,提升能力和品质。绝大部分学生认同当前主流价值观,但对于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还有20%的人说不清。在宗教信仰方面,19.4%是有宗教信仰,80.6%是无宗教信仰。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表现,19.96%饱满,也很理性;46.6% 饱满,有时不够理性;27.5%爱国热情一般 ;5.9%麻木没有爱国热情。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出台多项重大改革举措,77.7%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22.3%不关注。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重点实施“一带一路”等战略,22.9%的大学生非常关注,54%学生关注 ;23%的不关注。

大学生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基本趋于一致,但部分学生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问题缺乏辩证的审视,存在各种疑惑,主要原因还是受资本主义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的蒙蔽,严重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同时,大学生对于自身群体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表现并不太理想,仅有不到50%的学生自认为表现较好,绝大多数表现一般,也出现只顾个人追求和利益,对集体和他人漠不关心的。比如大学生自认为社会责任感强为38.5%的人,具备奉献精神仅有38%的人认为表现好,文明素养仅为41%。

7:大学生入党意愿调查情况

调查内容

有意愿

有意愿但未加入

无意愿

无所谓

人数

208

583

102

69

比例

21.6%

60.6%

10.6%

7.2%

8: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情况

调查

内容

追求理想和信念,提升能力和品质

积累政治资本,谋求政治利益

增强就业竞争力

对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理念有信心

趋同从众,跟风随流

其他

人数

257

173

269

105

139

19

比例

26.7%

18%

28%

10.9%

14.4%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宣传处 主办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