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焦点图 > 正文

砥砺奋进二十载 创新实干谱新篇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于:2020-11-06

  20年来,鹭江公证处勇立潮头,不断开拓创新,成长为中国公证行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本报记者  黄嵘  航拍器摄)

  ▲2020年1月30日,连夜研发“口罩认购摇号公证专用软件”现场。

  ▲鹭江公证处创新“公证+”多元调解联动衔接机制。

  ▲鹭江公证处信息化建设基地。

  ▲鹭江公证处开展重阳敬老活动,为老人免费办理遗嘱公证。

  日出东方,八万里江河行地。白鹭翔舞,五大洲海天壮阔。

  东海之滨,厦门。改革浪潮,风起云涌。

  2020年,厦门市鹭江公证处迎来20岁生日。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这20年,鹭江公证处勇立潮头,风雨兼程,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为英姿勃发的“青年”。经过鹭江公证人的不断探索实践,开拓创新,鹭江公证处最终化茧成蝶,成长为中国公证行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这20年,它秉承“智圆行方、止于至善”的执业理念,以党建促发展,以创新带转型,在法律与科技融合的创新之路上砥砺前行,奋楫争先,用智慧与汗水书写公证事业的新篇章。

  深化改革无止境,创新永远在路上。站在新的起点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鹭江公证处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姿态,深化公证机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筑梦“百年公证老店”,优化公证法律服务,拥抱互联网时代,以初心致匠心,以臻言明证道,全新出发,助推公证事业高质量发展。

  本版文/本报记者 江海苹   通讯员 齐 玎

  本版图/鹭江公证处 提供   (除署名外)

  党建引领

  成立我省首个公证行业党委

  2000年6月23日,福建省司法厅正式下文批准设立“厦门市鹭江公证处”。全国公证体制改革首批合作制试点公证处之一、福建省首家合作制试点公证机构诞生。

  心中有党,方能行事有方。20年来,鹭江公证处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抓队伍、抓质量、抓服务、抓创新”,在改革浪潮中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党建与业务互融共促、同步发展的改革创新之路。

  建立之初,鹭江公证处便确立了“招聘人员党员优先、选拔干部党员优先”的原则,积极吸收业务骨干入党。20年来,鹭江公证处从原有的三五人发展到500多人,从2001年成立党支部、拥有3名党员,到2018年升格为党委,目前已有88名党员。其中,公证员队伍中党员占比76%,实现了公证队伍与党员队伍同步壮大的良好局面。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鹭江公证处搭建以党员为主体的攻坚克难平台,成立党员骨干突击队,开展“先锋工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将“重点工程党员上,困难面前党员先”的口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鹭江公证处坚持党的领导全覆盖,“把党小组设在法律服务点上,设在公证服务项目中”。鹭江公证处打造“公证服务‘e’鹭通”党建品牌,围绕厦门新站片区征迁、旧城改造、福厦铁路厦门段建设、沈海高速公路扩建、厦门市轨道交通四号线施工、厦门翔安新机场、厦门滨海浪漫线三期、厦门第二东通道等国家、省、市等基础设施、产业、社会民生重点工程项目,通过组织党员公证员办理保全证据、现场监督、公证提存等业务,切实提高党员的带头意识和服务意识。

  在抗疫救灾、爱老敬老、普法宣传、捐资助学等公益志愿活动中,鹭江公证处党员带头在前。今年疫情防控初期,鹭江公证处第一时间以党员骨干为核心成立了“口罩摇号公证专项工作组”,为市委市政府政务治理助力,不少党员公证员和党员技术骨干加班加点,牺牲春节假期,奋战在抗疫行动一线,与全国部分公证机构联合开展“打击哄抬物价公证公益行动”“零接触在线办理公证”等一系列公益法律活动,实现疫情防控与便民服务两不误,彰显了鹭江公证人的使命和担当,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服务民生

  打造全国首家全年无休公证处

  为把公证处打造成为“百年公证老店”,鹭江公证处在注重公证质量的同时,也注重创新优化服务。

  2000年成立伊始,鹭江公证处就创新性地提出“每周7天对外接待,365天全年无休”的服务承诺。据介绍,在2000年之前,厦门的公证行业周末都是休息的,要想办公证,得等上班日。鹭江公证处是全市、全省甚至是全国第一家提出并践行365天“不打烊”的公证处,方便市民办理公证业务,引领行业之风。这项承诺在鹭江公证处提出了20年,也践行了20年。此外,鹭江公证处推出的“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即时受理,及时出证;诚信负责,错证赔偿”等一系列服务承诺,也促进了全市公证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作为目前海峡西岸规模最大的公证机构,鹭江公证处创新提升法律服务,进一步简化、优化办证材料和流程,让老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

  简单的公证事项,48小时内出证,委托、声明等事项,在符合出证条件的情况下实现立等可取……为解决群众“开证明难”问题,鹭江公证处将原来办理公证业务所需的证明材料进一步精简,不断扩大代办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覆盖事项,真正实现“当事人张嘴,公证人员跑腿”。

  “我们希望当事人能开心而来、满意而归。通过营造‘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办证环境和‘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相递、一次解答满意、一声你好问候、一句再见相送’的服务模式,让当事人感受到公证法律服务的温度、体会到鹭江公证人的专业负责。”鹭江公证处常务副主任陈军说,“今年以来,我们还携手厦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立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处,推进‘互联网+不动产+公证’一站式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不动产登记服务。”

  随着鹭江公证处在线公证平台、微信服务号、“公证云”手机App、微信城市服务公证端口、自助服务终端等公证信息化产品的相继推出,市民“足不出户,公证到家”的愿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自2009年开始,鹭江公证处率先全国在每年重阳节期间开展“重阳敬老月”活动,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免费提供遗嘱咨询、预约登记、遗嘱公证等服务,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这一活动至今已坚持开展了十余年,累计免费办理遗嘱公证近万件。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20年来,鹭江公证处“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的初心不改,在老百姓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口碑。2020年,鹭江公证处获评司法部“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开拓创新

  探索助力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9月14日,在2020年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峰会上,厦门市口罩预约登记服务系统入选数字化抗疫优秀案例。其中,“厦门市口罩预约登记服务系统”创新“线上预约+公证摇号”方式成功入选城市治理类优秀案例。这是鹭江公证处助力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20年来,鹭江公证处紧密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拓展公证服务领域,深入挖掘公证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角色作用,助力厦门高质量发展超越。

  项目是推动发展的金钥匙。在助力“岛内大提升”中,鹭江公证处积极介入湖滨片区改造,提供有针对性的公证法律服务,护航片区改造提升。在助力打造老城区成片改造样板工程中,鹭江公证处全流程介入、全节点预防,做到证据成链、服务成片。在推动“岛外大发展”中,鹭江公证处携手翔安区司法局在各类重大征拆项目中推出村(居)公证顾问服务,“点对点”地把法律服务送到村(居)民的“家门口”。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构建多元纠纷化解体系的背景下,鹭江公证处积极适应新形势变化,在制度、机制、专业及信息化建设上大胆探索,实现多个全国首创。

  2016年11月,鹭江公证处与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携手共设“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中心”,双方实现了在调解、送达、调查、保全、执行等审判辅助业务的全面对接和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合作,为公证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基层创新样本。随着合作深入推进,鹭江公证处又携手厦门两级多家人民法院,将这项创新工作覆盖到全市,得到了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等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肯定,被誉为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的“厦门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2019年1月,鹭江公证处与厦门海关携手创新实践,成立“厦门海关公证电子送达信息化中心”,打造“海关公证电子送达系统”,开启公证参与行政执法辅助事务合作新篇章。今年7月,“海关公证电子送达系统”获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2019年5月,鹭江公证处在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牵头指导下,联合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法院、厦门市集美区司法局,创新建立“公证+”多元调解联动衔接机制,开展公证参与公安基层派出所纠纷化解事务的创新合作,有力推动了社会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今年6月,该机制被公安部评为9个“2019年度全国公安机关优秀行政执法制度”之一。

  与时俱进

  为公证插上信息化翅膀

  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任何一个立志投身改革事业的开拓者,都要做好“摸着石头过河”的充分准备。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20年来,鹭江公证处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发挥信息化建设的领先优势,依托自有技术团队研发“公证云平台”“中国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平台”“电子数据保管平台”“公证电子签约平台”等一系列在线平台、系统和法律服务产品,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公证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公证服务手段和方式,在提升公证质量和服务效率的同时,满足了当事人在互联网时代多样化、便捷化、高效化的服务需求。

  2014年,鹭江公证处搭建“公证云在线公证平台”,将公证服务搬上云端。用户通过PC端、手机App、微信城市服务、支付宝城市服务等多个渠道能快速、自助、便捷地完成公证咨询、服务预约、公证申办、材料提交、公证费支付等操作,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公证到家”。

  2017年9月18日,在司法部及中国公证协会的授权及指导下,鹭江公证处参与研发的“中国知识产权公证服务平台”上线。该平台集知识产权原创保护、交易安全、维权服务、专业服务等于一体,实现知识产权从权利产生、权利确认到权利交易、纠纷解决的服务与保护全流程覆盖,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体系。2018年9月,作为国内首个将区块链技术与公证制度相结合的公证法律服务创新应用,“知识产权原创保护区块链公证”应用也在该平台正式上线,让海量的版权、商标、专利从创作伊始就得到全面的法律保护,为网络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贴身保镖”。

  历经10多年的实践积累,鹭江公证处形成了一支实力较强的信息化建设团队。2015年底,面对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公证机构无信息化建设基础的严峻现实,中国公证协会向鹭江公证处提出了无偿援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公证机构的提议。鹭江公证处党委书记、主任苏国强带领团队迅速响应,勇担重任,组建中西部地区公证信息化建设项目组。短短几个月,团队负责人陈艳博士与工程师们从东到西横跨数个时区,从南到北跋涉多个省份,结合当地公证机构的现实需求和具体要求,成功部署了基础办证和管理系统。项目组成员为顺利完成项目部署,废寝忘食,披星戴月,在一个地区一待就是十几天乃至一个月。2019年7月,时任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前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视察,在亲身体验远程公证服务后表示,“很高兴有这样一个远程网络视频系统,能够把青海的中心城市和遥远的牧区连接起来”,他希望继续努力做好公证工作,努力解决当地群众办公证难的问题,“以己之长,惠及一方”。

  【数字】

  ●2001年,鹭江公证处成立党支部时只有3名党员,经过20年的发展,鹭江公证处已经升格为党委,下设9个支部。截至2020年9月共有88名党员,公证员队伍中党员占比76%,实现了公证队伍与党员队伍同步壮大的良好局面。

  ●2000年建处之初,鹭江公证处的公证员只有苏国强、饶健、汤庆发三位创始合作人。经过多年的悉心培养,公证员队伍稳步壮大。截至2020年10月底,鹭江公证处共有公证员50名,其中合作人13名,形成了一支讲政治、讲正气、讲职业道德,业务素质过硬的公证员队伍。

  ●鹭江公证处的人员规模从成立初期的三五个人发展到现在的500多人,组织架构从单一证明机构向“产学研一体化”的现代法律服务综合体迈进,形成了公证法律服务、公证信息化建设、司法及行政辅助“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业务布局。

  ●截至2020年10月底,鹭江公证处共办理公证业务近百万件,年均服务20万余名当事人,公证书的使用范围遍布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全球。

  【大事记】

  ●2000年6月,厦门市鹭江公证处经由厦门市司法局组建、司法部核准备案、福建省司法厅批准设立。

  ●2005年,获评司法部“全国公证队伍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先进单位”。

  ●2007年,获评司法部“全国公证岗位培训活动先进集体”,中国公证协会“全国公证行业文明公证处”。

  ●2009年,获评“厦门市直机关党建‘三级联创’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0年,被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授予“厦门市创建文明行业窗口示范点先进单位”。

  ●2011年,被中共厦门市司法局党组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2年,厦门市鹭江公证处信息化基地设立。

  ●2013年,获评厦门市司法局“2012年度优秀公证处”,被厦门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敬老文明号”。

  ●2014年,与厦门大学合作的“厦门大学公证法律与信息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同年,国内首个公证行业专用云数据中心建成,“鹭江公证处在线公证平台”正式上线。

  ● 2016年,被中共厦门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1月,携手厦门市思明法院共设“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中心”,试点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被誉为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的“厦门模式”,该项创新工作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发文在全国推广。

  ●2017年,被司法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知识产权公证服务示范机构(2017—2020)”。

  ●2018年,被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评为“厦门市第十五届(2015—2017年度)文明单位”;同年,参与研发的“‘好厝边’诉前案件管理平台”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平台十大解决方案。

  ●2019年,参与建设“‘公证+’多元调解联动衔接机制”。2020年6月,该机制被公安部评为9个“2019年度全国公安机关优秀行政执法制度”之一。

  ●2020年,获评司法部“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同年,参与研发的“海关公证电子送达系统”获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宣传处 主办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