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为基 构建行业信用体系网络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于:2020-12-09

  厦门的

  行业优势

  厦门行业协会的行业覆盖率高,覆盖市场主体比例大,全市约70万市场主体,拥有行业协会商会总数近800个,比例约为875:1。全国在这方面的比例约为1500:1。

  厦门的

  数据优势

  在软件园三期的国家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有着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全量数据。

  高峰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就“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价值及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海西信用论坛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论坛现场。

  本版文/本报记者 陈 泥

  本版图/本报记者 王协云

  昨日上午,由厦门市社会信用建设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厦门市诚信促进会、厦门国信信用大数据创新研究院主办,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海西信用论坛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论坛在厦门宾馆召开。作为厦门市诚信促进会换届后举办的,旨在促进社会信用建设的首个大型活动,本次论坛也是“2020年厦门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的一项重要活动。

  常言道,“国无信不强,业无信不兴,人无信不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展开,中国正由市场经济时代跨入信用经济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商会正主动参与到“信用经济”时代的建设中。

  论坛上,来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政府部门、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代表和信用领域高端智库专家汇聚一堂,深入探讨如何以行业协会、商会为中枢,构建辐射海西的行业信用体系网络,并围绕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畅谈了数字新经济下大数据助力海西信用体系建设的进展和未来。

  信用状况监测评价  厦门位居全国前五

  论坛上,来自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专家和厦门市信用办相关负责人分别从国家和厦门市的层面,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我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副主任汪育明在主旨发言中指出。营商环境评价的核心和基础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总体得分77.9分(即中国达到了全球最佳水平的77.9%),比上年上升4.26分;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比上年提升15位。中国已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

  厦门作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早,大量基础性、数据化建设已铺垫完成,也开始取得初步成效。厦门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林晓辉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厦门目前正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升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市建设成效。

  目前,厦门已颁布实施了全国副省级城市首部信用立法《厦门经济特区社会信用条例》;完成了市信用信息平台的优化升级;推动了全市跨部门信用监管及联合奖惩平台的运行;制定了信用产业指引,推动信用服务产业发展。在全国36个省会、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的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排名中,厦门长期稳居全国前五位。

  以行业协会为中枢  推动信用体系建设

  行业协会作为行业内企业联系的纽带,是行业信用建设的有力推动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19亿市场主体,行业协会有8万,比例约为1500:1;而厦门全市约70万市场主体,拥有行业协会商会总数近800个,比例约为875:1。厦门行业协会的行业覆盖率高,覆盖市场主体比例大,以行业协会作为有力抓手是推动信用建设不可缺少的行动力量。

  本次论坛以“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价值及方向”为主题,设置了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就行业协会如何发挥对城市信用建设的支撑作用,助力信用监管机制的建立和行业诚信氛围的形成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当前我市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各行业协会商会会员企业诚信水平也不尽相同。”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厦门市诚信促进会会长叶重耕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我市各行业协会商会在寻求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越来越关注本行业信用体系的建设,积极采取措施,主动融入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大局,为我市营商环境建设和企业改革创新发挥积极作用。但总体来看,其作用的发挥还有很大空间,多数行业协会商会信用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大家携手,通力配合,互相借鉴。他表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同时又具有复杂性、紧迫性,诚信促进会作为主办方,也希望借助论坛活动集思广益,对我市行业信用体系在制度建设、信息支撑和激励约束等方面有所创新和探索。

  厦门国信信用大数据创新研究院院长曾光辉表示,当前行业协会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确实面临着公信力不高、组织力不足、资金来源短缺等问题。为此,国家和各行各业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行业协会参与到行业信用建设。比如国务院在2019年就发布了35号文,明确对行业协会协同参与信用监管提出了要求,包括建立信用记录、开展信用承诺、引导诚信经营、将诚信纳入行规行约等。

  “以行业协会商会为中枢,来组织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织就一个遍布全国各行各业广泛而细密的社会信用建设的巨大网络,增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覆盖面和深入度。”厦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门代表、厦门市信息中心副主任徐文达认为,行业协会商会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会员企业信用档案,积极开展会员企业信用评价,加强会员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帮助会员企业提高信用管理能力,同时加强与商业银行、保险机构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帮助信用良好的会员企业获取更多的业务优惠、便利和市场机会。

  挖掘信用大数据价值  提升行业信用服务能力

  如今,信用大数据时代已全面到来。作为信用服务机构代表,易信(厦门)信用服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京鹭在论坛上重点分享了应用大数据助推行业信用建设的成功经验。

  “信用服务机构要推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先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建立该行业的可信的公共数据库,二是根据行业特色建立一套服务企业的信用评价标准。”陈京鹭表示,在建立可信的行业公共数据库方面,厦门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软件园三期的国家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有着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全量数据。

  有了这些数据基础,信用服务机构就可以进一步根据行业特点进行分析建立评价标准,并运用信用评价结果针对企业急需的共性需求进行服务。“比如工程行业中小企业最需要什么?最需要钱。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信用评价结果运用于工程金融,让银行来认可这些可信的行业数据和评价模型。”陈京鹭介绍,目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都根据运用这些数据和模型,推出了工程行业专属信用融资产品:工程信易贷和国行信e融。短短一年已经有113万家企业在线申请,近8000家企业申请到了这类专项贷款,贷款总额超过100亿元。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信用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的能力,开发一系列大数据应用,创新行业信用产品,提升行业信用服务能力。这也将是行业信用建设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和方向。”厦门国信信用大数据创新研究院院长曾光辉说。行业协会、商会可以充分借助各方力量,建立起垂直领域细分行业的市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充分挖掘和发挥信用大数据价值,为企业提供包括信易贷、信易批、信易租等在内的系列守信激励服务,助力厦门培育发展信用大数据产业的实践探索。

  数说信用厦门

  我市推动各单位在多个行政管理领域开展信用审查,“信用中国(福建厦门)”平台累计查询量突破2300万次。

  优化升级信用信息平台,提升数据归集能力,梳理形成3.7万项信用目录,累计归集69个部门的公共信用信息近7亿条。

  加快信用产业招商载体建设,信用大数据创新中心成效初显,承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数据80亿条、融合共享市场信用数据超过100亿条,招商引进信用大数据服务企业超过20家。

  创新“信易贷”实践和信用惠民应用,覆盖中小企业4.5万家,累计融资撮合770亿元;厦门自然人信用“白鹭分”覆盖110万市民,惠民场景近40个,在全国信用App观摩活动暨社会化信用服务现场会上获评“试点推广项目”。

  【嘉宾原声】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副主任汪育明:

  依法依规促进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高质量发展

  正值全国宣传贯彻2020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的决策部署之际,在厦门举办“海西信用论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论坛”非常及时,很有必要。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商誉基础,是推动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

  信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当与时俱进。展望未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可能会呈现出十二大发展趋势:由实践探索向理论建设升华;由制度建设向法制建设迈进;由零散目录向目录体系集中;由一般要求向标准规范演变;由政策推动向体制机制过渡;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机制传导;由初级信息化向智慧化挺进;由组织指导向信用监管深化;由倡导诚信向文化教育延伸;由国内规则向国际规则开拓;由部分领域向全面覆盖扩展;由粗放类型向精细化型转化。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当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社会信用管理和信用服务将更规范、更智能、更精准、更便捷、更优化,从而提高社会信用水平、改善社会信用关系,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在总体上坚持具有中国特色国家社会信用管理模式的前提下,下一步,我们将在金融信用、商业信用等相关领域积极研究、探索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信用标准制定和国际信用市场竞争,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趋势、新形势。

  厦门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林晓辉:

  发挥诚信促进会作用

  提升行业信用建设水平

  厦门市诚信促进会和国信研究院联合主办此次论坛,旨在聚焦并研讨进一步提升行业信用建设水平、保护微观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提高社会信用水平、推动社会信用管理进入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的路径,对于构建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不仅十分及时,也十分必要。

  厦门市诚信促进会作为厦门市委市政府决策成立、专司信用体系建设的社团组织,是沟通各行业协会、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桥梁和纽带。市信用办希望,诚信促进会积极发挥在行业信用建设的牵头作用,协助开展行业市场主体的信用修复和权益维护工作。定期组织行业协会参与信用政策、信用知识和信用修复咨询培训,帮助更多失信企业开展信用修复;积极指导行业协会开展行业“信易+”应用。探索在物业服务、家庭服务、汽车流通等行业开展行业信用建设落地样本;引导会员企业注册全国信易贷平台,发布融资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项基础性工作,全国信易贷平台厦门站是中小企业融资对接渠道的重要补充,公共数据全面、应用场景丰富,目前已实现中小企业信用融资750亿元,希望各行业商会协会在市诚信促进会的统一指导下,积极配合和推进此工作。

  厦门港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吴顺彬:

  信用为帆创新为桨

  驱动港航高质量发展

  完善的信用体系是行业进一步开放发展的动力源泉。近年来,随着经济大环境进入新常态和转型期,厦门港也面临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行业改革和开放发展步入“深水区”。为进一步激发深化改革和开放发展的动力,啃下新时代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硬骨头”,我们在2016年创新提出了打造厦门港航第三方公益性信用评价体系的思路,通过引入第三方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强化结果应用对企业分级分类管理,施行信用承诺创新市场监管机制,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形成制度闭环等做法,逐步建成了行业信用体系的“厦门港样本”和“厦门范例”。去年,厦门港在全国“信用交通省”创建大会上,代表全国港口和福建省做了典型经验发言。厦门港航第三方公益性信用评价体系被国务院批准为自贸区第五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厦门港口经营企业信用承诺书》获得了“全国信用承诺书示范样本”荣誉称号。

  随着信用成为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港航企业从被动接受监管转变为主动积累信用财富,自觉诚信依法经营,主动落实安全生产,积极提升服务水平。2019年与2017年相比,AA级企业从104家增加到126家,C级企业从14家减少到8家,D级企业“清零”。行业总体信用水平持续提升,也破解了港航企业融资难题。今年我们通过信用数据互联共享,联合“信易贷”服务平台厦门站和各金融机构,在全国首创港航企业专属的金融产品“港航信易贷”,目前已有9家企业完成融资共1.43亿元。

  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优质的营商环境铸就了厦门港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推动厦门港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冲击和国际经贸环境不利双重影响,全球港口竞争愈加激烈,企业经营风险上升,更加突显良好信用环境的重要性,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从9月份开始率先全省实现正增长,并逆势实现赶超发展“双百万”,第一个“百万”是今年6月实现历史首次单月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6-11月连续6个月突破百万标箱;第二个“百万”是今年1-10月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超过高雄港140.67万标箱,2017年赶超以来首次突破100万标箱。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宣传处 主办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