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 正文

耕读文化凝聚两岸民心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于:2017-06-19

  两岸宗亲合影。

  柯井张氏晚辈给长辈奉茶。

  颜氏宗亲参加青礁开台文化公园奠基仪式。

  台湾宗亲参观天竺书院的家训展板。

  嘉宾参观厦门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展示馆。

  青礁小学和台南市新山小学的学生登台合演。

  台南市新山小学的学生进行空竹表演。

  台湾宗亲在天竺书院写下“缘系天竺中国情”书法作品。

  “教子有方,识人有法,进退有度,取舍有道,贫贱有志、富贵有仁……”站在海沧柯井社的张氏家庙诒德堂前,台湾宗亲张世荣一遍遍念着早已铭记在心的家训,他感慨地告诉记者,“来到海沧,就是回家。”

  15日,第九届海峡论坛海沧活动在两岸同胞的共同期待中盛装亮相,“传家训 振家风”——两岸宗亲海沧行、“乐业两岸 创享未来”青创先锋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连番登场,为两岸民众共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共建新家园的美好愿景,提供了最佳的实践载体。

  “此次海沧举办的活动,是两岸民众心灵沟通、感情交流的重要项目,为两岸同胞开辟了面对面交流的渠道,搭建了手拉手相会的平台,架起了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内在驱动力。”国台办交流局局长黄文涛表示,海沧立足两岸共传承的传统耕读文化,通过丰富多元的活动载体,将两岸同胞作为两岸交流先行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有广度  14项活动拓宽两岸交流“直径”

  “通过中医药文化的视角增进两岸交流,这样的活动很新颖、很有效。”走进位于海沧的厦门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展示馆,来自台湾屏东的柯博明连连称赞。

  海峡两岸中医药文化展示馆开馆,是本届海峡论坛海沧活动的一大重头戏。作为大陆面积最大的中医药文化展示基地,该馆涵盖“中医互动体验馆”、“闽台民俗与中医药”、“闽台神医文化”等部分,兼具中医药文化的展示、研究、交流、科普、体验等功能。

  “当前,海沧大力弘扬耕读文化,此时设立中医药文化展示馆,正当其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吴振斗看来,中医药文化与耕读文化一脉相承,海沧高规格建设中医药文化展示馆,必将成为两岸交流的又一新平台。

  不远处,新的序幕同步揭开。青礁开台文化公园奠基仪式正在青礁村过田社举行,现场,来自台湾彰化的颜荣德高举手机,满心欢喜地记录下挥锹动土的时刻,他告诉记者:“作为颜氏子孙,看见又有一处纪念颜思齐的公益场所要动工建设,我很激动,争取明年带上孙子一起来参加竣工仪式!”

  据悉,纪念“开台王”颜思齐的青礁开台文化公园将于明年6月全面建成投用,届时,公园将成为海沧耕读文化弘扬传播的重要窗口。

  “传家训 振家风”——两岸宗亲海沧行系列活动、“乐业两岸 创享未来 ”青创先锋汇、第五届两岸公益论坛、新青年新世代第七期领袖特训营、两岸人才交流对接活动——生物医药专场……据悉,本届海峡论坛海沧主办或与海沧关联的活动达14项,占活动总数的一半以上。

  “通过打造多样的交流活动,让台湾同胞深入大陆基层,感受经济社会发展的脉动,领略耕读文化的魅力。”海沧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海峡论坛期间,共有来自台湾的120多位宗亲代表和30多位文化界人士走进海沧深度考察。

  参与度  越来越多新生代台胞参加交流

  “台湾青年有许多好的创意,大陆具有广阔的市场,两者互补使得我们有足够的能量共同开创国际市场。”昨日,在“乐业两岸 创享未来 ”青创先锋汇上,台湾蓝德科技创始人许宾乡信心满满地说。

  事实上,在这场两岸创业青年共觅商机的盛会上,记者见到了许多年轻的面孔,他们来自两岸,操着同样的乡音,传承着同样的文化,追逐着同样的梦想。在旺旺中时传媒集团旺报副社长刁明芳看来,海沧历久弥新的耕读文化,为两岸青年搭建了心灵契合的桥梁,为两岸青年共创事业提供了牢靠的情感根基。

  与此同时,海沧的另一隅,位于青礁村院前社的两岸青创书院里传出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一群来自台南新山小学的孩子们好奇地打量着村庄内摆放的犁、耙、石磨等农具。

  “孩子们大多是第一次见到这些传统农具,两岸的小朋友一起学习交流传统农耕方式,友谊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新山小学带队老师林倩如说,孩子们结交了许多大陆朋友,这样生动有趣的交流活动他们很喜欢。

  “海沧的耕读文化很妙!妙在它与时俱进,妙在它推陈出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党委书记罗京辉说,海沧的耕读文化正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在传承,成为两岸青年沟通交流的“润滑剂”。

  有深度  文化的魅力将带来更多启迪

  “没想到,变化太大了。”海沧莲花洲公园里,金门陈氏宗亲总会理事长陈聪泉说,“半年前我来过一次,那时候这里还比较乱,宗亲们说这里要美化改造,半年内就会大变样,我当时还不信,现在眼见为实,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让我刮目相看。”

  “端茶、鞠躬、奉茶、饮茶、感恩……”,柯井张氏宗祠前的奉茶仪式正庄重地举行着,张氏的儿辈、孙辈后代们依次上前向长辈奉茶,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优秀家风。

  台湾宗亲张世荣对海沧孝道的传承大加赞赏,“我们中国人与欧美不一样,更注重家庭的观念,家风就显得尤为重要,海沧通过单个家庭融入宗族,再从宗族影响到整个社区,带动孝道文化的传承,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台湾宗亲学习。”

  在台湾诗人、作家杨渡看来,两岸同胞深入社区村居,就怎样传承美好家训、弘扬优良家风展开探讨,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传承几句口号,而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内在的价值观,实现两岸融合发展。

  令人期待的是,“两岸宗亲海沧行”活动将连续举办三年,展现传家训、论家谱、学先贤等三个不同主题,持续深入地推动两岸宗亲交流,不断筑牢两岸同胞坚韧的精神纽带,共同守护中华文化之本。

  “本届海峡论坛的海沧活动立意深远,内涵丰富,很有创意。”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黄平教授说,海沧的活动贯彻“两岸一家亲,共建新家园”的号召,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血脉亲情为纽带,以传统文化为基石,联结两岸人心,深化两岸共识,具有深刻意义。

  “海沧将耕读文化解读为一座帮助农民转产就业、引导人们勤劳好学的桥梁,体现了决策者的视野和高度。”台湾著名国学大师、朱熹第26代嫡孙朱高正说,两岸交流立足在耕读文化的基石上,将走得更稳更踏实,文化的魅力也将给台湾青年带来更多启迪。

  【特写】“厦门原来是这么繁荣的‘渔村’”

  在今年的“传家训 振家风——两岸宗亲海沧行”活动上,来自台湾的12名团员很特别,他们是台南新山小学的学生,最小的才上2年级。不过,年龄虽小,他们个个身怀绝活——每个人都是玩空竹的高手。“在同年龄层里,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是台湾的NO.1。”学校陈文展主任告诉记者。

  五年级的林育君和其他同学一样,是第一次来到大陆,她觉得在台湾被长辈“骗”了,“阿嬷告诉我,厦门是个小渔村,来了才发现还有这么繁荣的‘渔村’,到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林育君说她只是在电视新闻里听到过大陆的消息,“多是讲‘一带一路’”。陈文展在旁边插话说,“你阿嬷说的是很多年前,现在不一样啦!”

  青礁小学的颜紫琪同样上五年级,活动间隙,她和同学正在排练童谣《阮的青礁》,记者问她能否背两句家风家训时,她脱口而出“谨言慎行、洁身自好”,然后告诉记者,这两句话分别是“出门要小心不乱说话”、“不要乱来”的意思。

  当天上午的节目,双方还把演唱与空竹表演结合在一起。林育君赶忙过来问颜紫琪歌曲的节奏,“你能教我唱下这首歌吗?”

  “可以呀,那待会儿你教我玩下空竹!”颜紫琪回答。一问一答间,两岸的孩子们很快就热络起来。

  偶遇“张三锋”与“李鸿章”

  天竺书院书画角,一位台湾宗亲来了兴致正在挥毫泼墨。他用手丈量好宣纸尺寸,取下眼镜,开始润笔。“打算写什么?”旁边有人忍不住问了一句,他笑而不答,俨然成竹在胸。笔走龙蛇之际,“缘系天竺中国情”7个大字已经跃然纸上,横折之间,尽显功力。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书画角看了海沧宗亲们写下的墨宝,不禁手痒,斗胆写了一幅。”这位台湾宗亲边说边戴上眼镜,“这次交流看到海沧的文化、礼教、家训、家风,很是感动,说明我们不仅是物质上富有了,传统文化财富同样让人羡慕。”临别之际,他把这幅字以台湾宗亲的名义送给书院,并在落款处写上“张三锋”的字样,这是他的别称。

  刚走不远,书院二楼的歌仔戏悠扬唱腔吸引了同行宗亲李鸿章的注意,他放慢脚步,听得如痴如醉,竟跟着节奏唱了起来,“整体上还跟得上,个别腔调会有些许的不同。”作为高雄李氏宗亲会的一员,李鸿章对歌仔戏的造诣,就如他的姓名一样,在当地颇受赞誉,而他本人也是当地书院歌仔戏的兼职培训老师。“两岸歌仔戏就是文化一脉传承的有力见证。”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宣传处 主办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