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 正文

思明区厦港街道沙坡尾:承民俗历史 唤醒浓浓乡愁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于:2017-06-27

  老船长余龙发为大家讲述渔船的故事。

  “永远不烧”的王船,精美的细节让人赞叹;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小船轻轻摇曳;避风坞边,年迈的渔民娓娓讲述着过去的出海故事,龙珠殿、朝宗宫等民间信仰点,寄托着渔家疍民们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25日下午,沙坡尾“一日馆长”第二期活动举行,“馆长”厦门渔业史专家陈复授带领市民走进沙坡尾这座“活态博物馆”,零距离感受沙坡尾的历史与民俗。

  就在当日,作为沙坡尾“活态博物馆”的重要元素,避风坞水面的“水上博物馆”迎来首批八艘船,唤醒了参观者浓浓的乡愁。据悉,这个“水上博物馆”将与即将投用的大学路42号“陆上博物馆”遥相呼应,共同展现沙坡尾“活态博物馆”的魅力。

  分享者:还原历史讲述民俗

  沙坡尾避风坞旁的工棚里,一艘长达10.58米、闽南地区最大的观赏王船即将完工。这艘“永远不烧”的王船专供市民游客观赏,让大家真切感受渔民们千百年来坚守的信仰。

  陈复授的讲述从“送王船”开始。他说,“这艘王船的制作不仅是传承送王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探索,更是沙坡尾海洋文化的见证。”

  参与王船制作的厦港龙珠殿理事陈文滨也来到现场,介绍起王船的特点和构造。他说,这艘王船是闽南地区最大的,长达10.58米,光是木工和雕刻就花了两个月时间。

  徐徐海风中,漫步在避风坞木栈道,沙坡尾的前世今生如走马灯般晃过。

  在一处屋顶插有杏黄色龙旗的建筑前,陈复授停了下来,“这里便是龙珠殿,以前渔民下海前都要前往龙珠殿祭拜这一守护神,厦港渔民还有送王船的风俗。如今,这里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送王船传习点。”

  避风坞的另一端是朝宗宫,这里供奉的是人们熟悉的妈祖娘娘等神像。陈复授介绍说,这里最出名的便是宫内悬挂两方乾隆赐匾——“恬澜贻贶”、“惠应波恬”。

  在他看来,“正是在一辈辈的传承、一代代的沿袭下,这些民俗信仰才能很好地保存,形成沙坡尾独特的人文历史景观,丰富沙坡尾的在地文化。”

  参加者:专家就像“活化石”

  一路的所见所闻,50岁的谢女士全程认真记录。2003年才来厦门的她被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深深吸引,5年前,她义务担任起厦门市博物馆的讲解员。

  “我在担任讲解员时,会接触到厦门的海洋文化。今天的活动就是展现海洋文化一个很具体的点,以后讲解便可学以致用。”谢女士说,沙坡尾海洋渔港文化有其独特之处,“一日馆长”活动形式很好,这些专家就像“活化石”,通过他们的口述,零距离和建筑人文景观融合,让大家更深入地读懂沙坡尾。

  68岁的吴淑敏也特地从岭兜赶来参加,出生于厦港,居住在福海宫附近30多年,这位老厦门人跟着专家的讲述,忆起了很多往事。让她欣喜的是,“随着避风坞清淤、路面修缮和立面提升改造,这里的环境干净整洁了。”

  第二次参加活动的厦大学生郭依玲说,“上一期的主题是建筑,这一期是民俗记忆,都是沙坡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回去后我们要好好整理内容,吸收所学的知识。”

  沙坡尾的乡愁记忆牵挂着许多人。目前,居民组建了文化生态志愿保护队,开设公益讲堂,传承延绳钓等传统渔业方式。有的渔民捐出过去的捕鱼物件,有的则萌生了在大学路42号的“陆上博物馆”办旧物展的想法,与更多市民分享沙坡尾的历史与民俗。

  【特写】“一日馆长”讲解真实历史

  77岁的陈复授很高兴接受“一日馆长”的身份,出身渔家疍民家庭的他认为,现在的沙坡尾真正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陈复授有着“厦港渔区一支笔”的称呼,收集、整理、创作了大量关于渔家疍民的文史资料和文艺作品,并在2013年出版了《厦门疍民习俗》一书。陈复授说,保护厦港丰富的历史文化迫在眉睫,这次担任“一日馆长”也是希望将沙坡尾真实的人文历史呈现给大家。

  陈复授为大家讲解沙坡尾历史。

  【花絮】老船长亮相现场助阵

  “看,这是夫妻船,就是船户全家生活在船上的渔船。”聊起渔船,79岁的阮亚婴有说不完的话。活动当日,沙坡尾“水上博物馆”迎来首批八艘船,几位老船长现身说法,为大家揭开这些渔船的“秘密”。阮亚婴这位老渔民就是在渔船上出生的,他还记得,“5岁时曾遇上抢劫渔货的海盗,吓得我躲在船里不敢出声。”

  “这些船是跑内海作业的渔船,和我们当年出海的船不太一样……”为了留住记忆,老船长张铜陵制作了一艘模型船摆放家里,在现场,他向市民介绍起沙坡尾的历史。 “这些船就像沙坡尾的生命。”67岁的老船长余龙发激动地说道。在他看来,有了船,沙坡尾这个“活态博物馆”会更有生命力。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宣传处 主办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