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 正文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于:2017-11-09

  社科论坛上,专家学者畅所欲言。

  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集美文化自信?昨天上午,在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指导,集美区委宣传部、集美区社科联主办的集美区2017年社科论坛上,五位本土文化专家从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角度出发,分别给出了答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集美人文底蕴深厚,是百年学村,也是著名侨乡,答嘴鼓、荷叶说唱等传统文化瑰宝熠熠生辉。多年来,集美区致力于保护和传承民间文艺和文化遗产,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出台了系列扶持保护传承办法,同时加强对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理论研究和阐释,总结并提炼出富有集美特色的主流文化旗帜——“一精神三文化”(即嘉庚精神和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以人文集美 发展战略为引领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区。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集美的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新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文集美充分利用辖区高校“专家智库”,广开言路,碰撞出不少卓有建树的见解建议。

  保护历史资源     发扬闽南侨乡文化  

  “如果中国要建侨乡博物馆,一定要建在集美。” 在昨天的论坛上,华侨大学教授、华侨文化研究学者许金顶以“闽南侨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为主题做报告,阐明了集美在闽南侨乡文化保护上的重要地位。

  集美是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的故乡,这里有丰富的华侨历史文化资源,至今保存着包括学村建筑在内的大量有关华侨文化的历史实物,近年来,集美一直致力于保护和挖掘华侨文化,建设“最美侨乡”,同时,以集美现存丰富的华侨文化实物及非物质实物总量来看,其本身就组成了一座海量信息的博物馆。

  在许金顶看来,侨乡文化分为两大类:侨乡传统社会文化和侨乡侨文化。而现在,当务之急的是对后者的基本研究,要系统收集海内外的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尤其是民间文献和档案资料,建立华侨华人社会生活史研究资料库。

  “碑刻、炉铭、匾额、楹联、家书等都可作民间文献。”许金顶说,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在精英文化与乡土社会之间存在广阔的文化地带,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文化中来,寻找华侨群体及群体记忆,收集上述文献资料。不过,许金顶惋叹,目前已有不少华侨华人离世,抢救侨乡社会历史文化资源迫在眉睫。

  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许金顶建议在了解具体侨乡文化状况的基础上,运用历史传承资料,开展传统的寻根谒祖活动,谱系根脉,达成文化认同。同时抢救式收集整理侨乡社会历史文化资源,整理形成侨乡社会历史文化资料文集,做好社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维护与弘扬工作。

  “读懂” 嘉庚精神    传承集美学村文化 

  集美是著名的文教区。百年前,嘉庚先生倾资兴学,一手创办了规模庞大、体系完备的集美学村,同时也留下令集美人和海内外嘉庚弟子备感骄傲的学村文化。

  那么,集美学村文化的内涵是什么?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林斯丰从三十年的学村生活和工作经历出发,以“集美学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为其作了注解。

  “家国情怀”是集美学村文化的特质之一。林斯丰说,这是嘉庚精神的核心,也是嘉庚先生留给集美学子的宝贵精神食粮。至今,集美学村还保留着不少以“尚忠”、“诚毅”等饱含家国情怀的字眼命名的建筑。“1927年,陈嘉庚给集美学校学子写了一封信,内容最后落脚到‘礼义廉耻’。” 林斯丰认为,“礼义廉耻”也是学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美学校,每个学子被教会尊师重傅、克己守校章、不贪名不贪功、珍惜光阴完成学业。他还把学校对学生的另一学习“指南”——“忠恕勤敏”纳入学村文化特征范畴,忠即负责、尽心,恕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宝,勤才能成就功业,敏则学业精进。

  近年来,集美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传承和提升学村文化,弘扬嘉庚精神、打造学村文化品牌,既是深度挖掘、整合、发展“一精神三文化”内涵的现实需求,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人文集美发展战略、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

  保护好革命遗址    

  弘扬集美红色文化  

  集美的土地上流淌着红色的血液,昨天,灌口中学高级教师、地方史研究学者杨柳老师为大家揭开这段尘封的红色记忆。在1923年,早期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的领导人,通过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在学校广泛传播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共青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和党中央总部发行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革命火种被点燃,集美学校成为厦门、闽西和闽西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集美还分布着大量的革命遗址。闽西南第一个共青团支部——共青团厦门支部就是在1925年6月设在集美学校师范部的;1926年4月,党团混合的共青团厦门特支干事会成立,下设七个支部,其中就有两个支部分别设在集美小学和集美学校师范部。

  “我们要用好革命遗址,弘扬集美红色文化。”杨柳提出,要做好革命遗址的修缮保护工作,吸收历史、旅游、文化方面的人才组成专门小组,科学指导革命遗址的管理,将其作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珍视传统文化      

  加大传承发展力度   

  在集美的人文沃土上,不仅有保留千年的深青古驿、600多年的“厦门第一城”高浦,还有龙舟文化节、大社刈香等民俗活动,以及答嘴鼓、童玩等十多个国家级、省级、市区级非遗项目。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肖仕平教授说,我们应该通过珍视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精神得以永续,让中国精神闪耀出璀璨光芒。

  近年来,集美的闽南传统民间文艺不仅得以保护和传承,还越来越“大放异彩”:在辖区8所中小学设立了“闽南戏曲示范点”;先后出台《集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暂行办法》、《集美区民间文艺团队扶持暂行办法》等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表演、创作、授艺给予补贴,让这些宝贵的文化“活化石”得以存续、发展。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厦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集美大学教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杨广敏认为,要以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纲领,挖掘、利用和提升集美优秀传统文化。可实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释工程,对嘉庚精神、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以及民间文艺、集美名人进行研究;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振兴工程,建设集美文物资源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和文物数据库,制定传统手艺振兴计划;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工程,让优秀文化进课堂,通过生产优秀传统文化影视精品、民间故事动漫创作、文学创作,让优秀文化“走出去”。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宣传处 主办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