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 正文

海沧区举办2018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论坛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于:2018-04-19

  

两岸嘉宾参观青礁村院前社。

  4月18日上午,2018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论坛在海沧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深入交流两岸乡村振兴及社区治理经验和方法,共同分享两岸乡村振兴及社区治理的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基于我国“三农”工作所处阶段作出的重大判断,也是我们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总抓手。此次海沧举办乡村振兴论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探讨海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论坛期间,海沧区相关负责人深度解读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亮点、特色以及时间表和路线图。据悉,海沧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具有现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海沧的乡村振兴有别于一般,它是在原有较高水平和城市近郊区优势的基础上展开的,是更多针对“人”的素质能力提升的乡村振兴。

  根据今年2月出台的《海沧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方案》,到2020年,海沧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一支稳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成为“三农”工作中坚力量,城乡融合、城乡互补、城乡共荣局面基本形成。也就是说,海沧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比全国的目标提前15年。到2050年,成为展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窗口和典范。

  海沧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实现目标,海沧区将通过重视农村教育,让农民有能力参与、激发农民积极性,让农民有热情参与,发挥好“人”的主体作用。具体开展以产业振兴为重点、以人才振兴作支撑、以文化振兴铸灵魂、以生态振兴强基础、以组织振兴强保障等“五个振兴”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罗京辉,全国台联文宣部副部长陈小艳,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志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赵一夫,台湾村里长联合服务总会总会长陈建良,台湾乡村旅游协会理事长郑健雄,台湾“中华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博士高松根等先后在论坛上致辞或作主题发言。两岸专家学者对论坛的成功举办给予高度评价,他们指出,农村是两岸同胞乡愁的共同载体,是凝聚两岸亲情的共同记忆。台湾同胞在社区营造、农村再生上有着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大陆借鉴。因此,两岸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社区治理者欢聚一堂,共话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相信2018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论坛将是海沧开启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重要篇章,充分体现了海沧区在推动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上所做的努力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

  与会专家学者还特别对海沧出台实施乡村振兴方案,给予充分肯定,他们认为该方案符合海沧实际,有特色、有亮点,可操作性强,必将有力推动海沧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为全国全省做出典型示范。来自台湾的专家学者说,已有不少台湾青年在海沧落地生根,参与海沧乡村社区工作,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得到了更多的台湾青年的高度关注,他们敬佩大陆发展,向往大陆美好前景,纷纷表示要积极投身参与大陆乡村振兴。

  论坛举办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深入海沧多个村居调研,与村居民广泛交流。

  【声音】

  “三农”工作的先进代表,未来乡村振兴的典范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副主任 罗京辉

  两岸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社区治理者欢聚在海沧,共话乡村振兴,可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相信2018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论坛将是海沧开启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重要篇章。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海沧区在推动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上所做的努力,可以感受到海沧区作为“两岸社区交流基地”在促进两岸血脉亲情上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些年来,海沧的变化有目共睹。作为见证者和观察者之一,我认为海沧的乡村建设具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非常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海沧有着非常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海沧在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下了很大功夫。如拍摄了大型高清历史人文纪录片《开台王颜思齐》和《海洋赤子周起元》,在两岸产生巨大反响,掀起了一股“海丝”文化热,特别是海沧弘扬耕读文化工作让我印象深刻。

  二是非常注重两岸交流互鉴。海沧与台湾宗亲交流热络,海沧青礁颜氏、石塘谢氏、锦里林氏、霞阳杨氏等16个姓氏宗亲与台湾联系密切。不少社区都与台湾的村(里)建立了对接交流。特别是在社区营造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取得了很好效果。作为与海沧区共建两岸交流基地的共建单位,海沧对台交流的众多创新做法也令我们深受启发。

  三是非常注重发挥城市近郊农村的优势。海沧的农村属于典型的城市近郊农村。海沧充分利用这一区位优势,精准定位自身发展道路,着力推动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可以说,海沧是城市近郊区三农工作的先进代表,未来也能够成为展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窗口和典范。

  为两岸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建言谋策

  ●全国台联文宣部副部长  陈小艳

  这次论坛的召开,可谓正当其时,意义非凡。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在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农村社区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的重要方式。

  台湾在乡村建设上起步早,经验丰富,期待两岸与会嘉宾在此次论坛上充分发表见解,迸发智慧光芒,凝聚广泛共识,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行方案,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

  海沧区在厦门“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充分落实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创新两岸交流方式方法,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海沧在推进“社区治理”活动中取得的成就,为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开辟了新渠道,拓展了新思路。

  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是台湾同胞在祖国大陆的同乡会组织,一直致力于发挥扎根民间、联系乡亲的优势,为两岸民间交流搭建连心桥,为两岸同胞交流合作注入正能量,厚植两岸关系和平。2014年,全国台联向海沧授予“全国台联两岸社区交流基地”,通过举办社区论坛,为两岸基层工作者和基层民众的交往、互动、合作开辟畅通途径,为两岸社区治理理论和实务的交汇、融通、互鉴搭建更加宽广的平台。

  全国台联作为此次乡村振兴论坛的指导单位,愿为海峡两岸同胞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牵线搭桥,提供服务。希望借助此次论坛,与海峡两岸同胞共做守望相助这篇大文章,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能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谋良策、献真言。

  准确理解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志雄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以往我党“三农”工作思想和政策的继承和集成,同时,它更是未来“三农”发展思路、发展措施、发展政策的深化。深化突出体现在“六个再”,即,它是“三农”发展目标的再提升、“三农”工作指导原则的再坚持、“三农”发展道路的再探索、“三农”发展领域的再拓展、“三农”发展策略路径的再强调和“三农”发展动能的再转化。

  在准确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下,我们需要从乡村产业发展、动能转化和政策推进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首先,乡村产业发展和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这其中,农业的健康发展又是重中之重。在此前提下要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化,实现绿色发展,走质量兴农之路。同时,要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好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充分发挥好农业产业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

  其次,要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和开放,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和资源要素在更大时空上优化配置、市场化配置,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既使各类农村集体资源要素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前提下实现优化配置,又切实保障好农民财产权益,增强农民获得感。

  第三,要真正把保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财政、金融、保险等政策投入要向农业农村发展倾斜,协同配合。同时要运用好土地利用规划、乡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增减挂指标市场化等政策,多渠道地引导社会资本向乡村振兴投入。

  深化两岸农业合作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赵一夫

  半个多世纪以来,海峡两岸从农业支持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乃至后工业化阶段转变的过程中走过了相似的发展路径,但发展进程存在阶段性差异。台湾在农村产业转型和乡村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大陆前面,有许多发展经验值得大陆借鉴,尤其是近10年来台湾在农村再生和社区营造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可以为当前大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大陆幅员广阔,各地区发展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在制度和政策设计以及具体举措的研究和落实方面,都需要因地制宜、分类分时有序推进。当前,厦门海沧区的乡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发展已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福建省内遥遥领先,农村生态宜居建设也走在全国前列,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具备较高起点和明显优势,能够有效借鉴和利用台湾乡村建设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并依托厦门对台合作的区位与政策优势,为深化两岸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领域的合作注入活力。在战略实施的路径和目标上,可成为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典型示范,为福建乃至国内其他条件相近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经验示范和样板参照。

  海沧区在对台农业合作方面具有突出的地理区位和人文资源优势,可以预见,在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进程中,能够为进一步深化两岸在农业农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为积极参与大陆乡村建设的台湾农民、企业和组织提供大有作为的发展平台。

  加强两岸合作,共同致力乡村振兴

  ●台湾村里长联合服务总会总会长 陈建良

  我应邀前来参加本次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论坛及社区考察活动。在中共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我们很惊喜地收到了《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台企、台胞在大陆能享有更多的投资政策倾斜和就业就学权益,我代表台湾村里长联合服务总会对此表示热烈支持和欢迎。这意味着,两岸同胞交流往来将迎来新的局面,期待通过今天的论坛,两岸能在民间组织、经济往来、旅游观光等方面加深了解,特别是在乡里建设上加强交流,常来常往,共同致力乡里振兴。

  两岸一衣带水,同气连枝,在城镇化高速推进的今天,都面临着乡村社区凋敝、优质劳动力流失的困扰。然而,没有乡村振兴,谈何中华复兴?因此,我想在此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个话题——如何激活乡村造血功能。

  分享一个案例。在生态资源丰富的南投县埔里镇桃米社区,我们维护湿地河道,兴建民宿,发展特色餐饮、文创工艺,推广新故乡旅游。在旅游业良性运营后,还政社区自行经营。

  这种被称为“乡乡有请村村来去”的做法,成功为乡村发展开创了新局。我们希望在复制推广这样的乡村振兴模式上和大陆同胞多交流学习,请大陆的同胞们走进我们的乡里参观指导,共同进步。

  “两岸一家亲”。相信在惠台政策及两岸优秀青年才俊的助力下,两岸定能常来常往,共同实现两岸乡村重焕光彩、村民安居乐业、振兴乡里的宏伟目标。

  农村再生发展 照顾农渔民利益

  ●台湾乡村旅游协会理事长 郑健雄

  台湾农业部门为促进农渔村生活、生产、生态“三生”及农业、农民、农村“三农”永续发展,着手盘点农业生产面、农村生活及文化面、环境空间与生态面、伙伴关系网络及信任机制面等议题进行检讨;并于2010年8月通过农村再生规定,成立农村再生基金,计划于10年内有秩序、有计划且系统性地推动台湾农村活化再生,照顾农渔村及农渔民。

  农村再生不仅是由上而下的推动,更着重在由下而上社区自治的计划推动,同时兼顾软硬体设施的建设。第一期农村再生整体发展计划(2012年至2015年),主要内容包含政策规划、人立培育、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及农村旅游发展、资讯运用等项目。因为第一期农村再生政策的推动,让我们看到农村的改变,不仅凝聚了社区人的心,也启发了居民共同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等促使人与土地和谐共生。台湾农村在第一期踏实前进下,农村社区的生态变得更丰富、环境景观也变得舒适美丽,同时也吸引了大陆及港澳地区的游客,日本、东南亚等国家的游客也驻足停留,整个农村的产业逐渐活络起来,农民的生活品质提升了,进而吸引青年返乡。

  随着第一期计划的扎根,紧接第二期(2016年至2019年)的计划,着重以农村再生2.0为转型架构,强调横向整合与区域发展、各县市执行计划、提升计划位阶并扩大社会参与等,针对“三生”及“三农”和文化价值等进行创新与跨域整合,促进永续经营的富裕农村。农村再生的根本是为“人”,只有加入“人”的元素,才能真正推动整体农村再生。在不污染大地的基础上,去照顾农渔民到整个社区,借由凝聚社区居民的共识,让每一个农村社区都能去追逐专属每个社区的梦,建立希望与愿景,让台湾农村的人文之美得以永续发展。

  建好农村社区,推动农村再生

  ●台湾“中华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博士 高松根

  2010 年,台湾“农村再生规定”公告施行。再生规定内容主要针对农村六大工作进行补助,包含:农村整体环境、公共设施整备、个别宅院整建、农业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保存活化以及生态保育等。农村再生规定以“由下到上”、“软硬兼施”、“计划导向”、“社区自主”为整体施行指导原则。其中,“农村社区”在农村再生政策中起关键角色。

  农村再生强调的“社区自主”便是基于此一价值。特别是农村长期以来各项公共建设投入经费相较于都市明显较低,使得公共设施破败不符居民需求、环境简陋影响生活品质、生命财产安全措施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基层农村社区。因此更需要居民的参与、提出意见、共同讨论、凝聚共识、寻求解决方案,再经由公共的资源、专业者的辅导来协助社区切实改善农村社区的问题。

  “社区培力”是在推动农村再生之前极为重要的准备基础。针对此项需求,农村再生政策中以“培根计划”为推动社区培力主要工作。“培根计划”是一套针对社区在地居民共同参与的培训课程,主要采用工作坊、实作操作等方式来促进居民间的互动与讨论;而讨论的重点在于社区资源、社区发展问题、未来愿景、共同议题与行动方案。此种方式让培根课程实质上成为社区意见讨论的平台,而专家学者亦可适时在旁协助及引导,让更多的想法与意见被激发、表达并讨论。社区培力是一种社会行动过程,通过运用各种资源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来改善社会条件与政策环境,并经由此过程来获得对生活环境的控制能力。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宣传处 主办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