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 正文

读书读城碰撞文学火花 叙往论今激荡温暖情怀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于:2019-07-01

  ▲赵蕊蕊(中)现场接受访谈。

  ▲厦航“空中图书馆”获赠《朗读者》图书。

  ▲读者见面会现场气氛轻松活跃。

  ▲主持人与嘉宾交流阅读朗读心得体会,现场观众聚精会神聆听。

  观众拿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

  ▲董卿朗读《厦门印象记》。

  ▲厦门六中合唱团表演的《送别》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鼓浪文学社社员上台互动并朗读。

  6月30日下午,在厦门大学科艺中心报告厅,“朗读城市·厦门”——《朗读者II》厦门读者见面会如期举行。央视著名主持人、《朗读者》节目制作人董卿与著名主持人陈伟鸿来到现场,与师生、市民代表分享自己对阅读的心得体会。

  陈伟鸿感叹,家乡不仅有美景,“更吸引了鲁迅、施蛰存、巴金等一大批作家来此,做着他们的‘南国的梦’,也养育了林语堂、蔡其矫,让他们用文字将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块石头细细描摹”。“朗读城市”第二站之所以选在厦门,就是因为这样一座人文气息浓厚的城市,必将与《朗读者》碰撞出不一样的文学火花。

  这场活动由厦门市委宣传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主办,厦门日报社、厦门广电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承办,厦门航空、厦门大学协办。

  名嘴朗读者 

  董卿谈节目制作历程

  要把书的光亮照亮更多人

  “1919年的6月26日,我的同乡、上海人、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也曾来到厦门,还没有安顿,就被陈嘉庚先生兴冲冲地邀请到演武场来参观厦大校址,畅想‘三年之后,山坡上下,楼宇巍峨,弦歌之声,与海潮相答’……”站在厦门大学的舞台上,董卿动情地表示:“整整百年过去了,嘉庚先生对教育的热忱和奉献没有被辜负。”

  《朗读者》的热播,让很多人重新拾起对阅读的兴趣。提及节目制作和图书出版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董卿说:“这个节目成功以后,大家问我,你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个节目?我就会想到探险家乔治·马洛里——他曾攀登珠穆朗玛峰,后来不幸丧生,有人曾问他,你为什么要攀登?他说,因为山在那里。我的回答是,因为文章在那里。”

  她说,刚开始做节目时,很多人有疑问,认为朗读或者文学似乎已经离生活很远了,但这个节目成功之后,最大的意义就是让大家重新感受到文学的力量。而最应该感谢的是,所有用生命在写作的作家,“是他们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光,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光亮照亮在更多人的头上,并应该为这件事情而坚持。”

  董卿还说起在《朗读者》节目中访谈过的那些与厦门、福建关联紧密的嘉宾。比如余光中先生,二十一岁的他曾在厦门大学外文系就读,并在这里发表他生命中的第一首诗。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先生离世,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段影像,留给了《朗读者》。董卿说起最后一次为余先生录制朗读的情景,热泪盈眶。

  她提到的另一位老人是我国著名的肝胆外科专家、福建人吴孟超先生。他不顾自己可能名誉不保,在八十多岁高龄亲自为危重患者开刀。“耄耋老人能如此坦荡地对待名利身外之物,让我们深受感动。”董卿说,这些嘉宾高贵的灵魂,是《朗读者》最重要的财富,激荡我们的心灵,鼓舞我们前行。

  活动中,董卿还朗读了王鲁彦的《厦门印象记》片段,献给厦门的读者。伴随着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陈舒华悠扬的钢琴声,董卿缓缓读到:“春天在这里是永久的。”她温暖的声音,打动了所有在场观众的心。

  名家朗读者 

  鼓浪文学社新老社员齐聚

  讲述动人往事

  此次活动之所以选择在厦大举办,不仅因为厦大是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还因为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鼓浪文学社于1926年由鲁迅指导成立,是厦大历史最长、影响最深的学生社团。厦门市作协前主席、著名作家陈慧瑛,厦门市作协前副主席、厦门大学中文学院教授朱水涌都曾是“鼓浪文学社”的资深社员,他们受邀来到现场,与鼓浪文学社的年轻社员一起,讲述文学社的动人故事,并深情朗读了陈慧瑛、舒婷、北岛和博尔赫斯的经典作品片段。

  活动还迎来了几位特别的嘉宾。著名钢琴演奏家、作曲家殷承宗出生在鼓浪屿。“朗读城市·厦门”活动举行期间正值鼓浪屿申遗成功两周年,殷承宗作为鼓浪屿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在现场追忆起他年少时在鼓浪屿学琴的故事。他希望鼓浪屿的钢琴声能一直悠扬地响起,厦门的文艺血脉能一直流传下去。

  让厦门观众意想不到的是,《朗读者》嘉宾、女排前国手赵蕊蕊也出现在活动现场,引发一阵欢呼。赵蕊蕊与福建渊源颇深,她追忆了在厦门打比赛的往事,也回忆起福建人、她的恩师陈忠和教练对自己的关怀照料。赵蕊蕊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她的跨界很广,直接从一位女排世界冠军、国家级运动员转型成一位作家。她透露,目前她已经在写作第五本书了。

  名企朗读者 

  厦航“空中图书馆”

  获赠《朗读者》图书

  厦航的出现是当天活动中另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亮点。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厦航是中国航空业发展的缩影。”厦航被称为厦门市最闪亮的文化名片之一,他们与朗读和阅读也有着紧密的关联。来自厦门航空的几位一线机组人员介绍了厦航一座非常特殊的图书馆——一座高海拔的“空中图书馆”。从2016年7月1日至今,这间“空中图书馆”已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航线的近30个航点,其中“空中阅读”的旅客已有十多万人。这间“空中图书馆”还有一个很唯美的名字,叫“天际悦读”。为表达对厦航推广全民阅读的支持,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上台,向厦航捐赠《朗读者》图书。

  活动最后,随着现场嘉宾每个人手捧一本《朗读者II》图书,将它们放入书架上,温暖的“朗读者”灯光缓缓亮起,这象征着文学的光明照亮了更多城市的角落。这时,厦门六中合唱团的天籁之声在舞台响起,孩子们以一首李叔同的《送别》为这一场厦门活动画上温暖的句号。

  【嘉宾金句】

  ●董卿:《文心雕龙》曾提及“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文学、文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被遗忘,是一件可悲的事。如今科技发展正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阅读经典的时间被大大压缩,而做“朗读者”,就是希望在喧嚣时代,回归到本质、简单的,同时也是最丰富、深刻的文字世界。就像伏尔泰所说:文学就是那炉中火,我们从别人那里借来火种,点亮自己,再去温暖他人。

  ●陈伟鸿:每个人打开故乡情感密码的方式不同,朗读是其中一种;每一次朗读都是我们贴近自己灵魂的过程。清朝道光年间《厦门志》就记录了厦门人热爱朗读的盛景:“市井乡都,诗书振响。”阅读、朗读一直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命脉之一。

  ●殷承宗:鼓浪屿是个音乐的摇篮,但长大了总不能睡在摇篮里吧——离开鼓浪屿这一步走得很艰苦,12岁那年,我带着一个小箱子离开鼓浪屿,准备去上海学习,一下了船就大哭。现在叶落归根,我又回到鼓浪屿,因为它给了我太多美好的回忆,也是我接触多元文化的启蒙地。

  ●陈慧瑛:《鼓浪》是作家的摇篮,我是《鼓浪》创刊36年来的第一个女编委。大学毕业后,我插队到山西太行山当农民,六年里睡窑洞、土炕,吃野菜,零下二十几摄氏度严寒,晚上有狐狸、黄鼠狼在我床前走动。幸运的是,当地有几位书贩把很多书给了我,让我在窑洞中重读古今中外许多书籍,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大学时光。

  ●朱水涌:文学创作者也要有朗读的天分、习惯,这意味着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韵律、美感会更好。我们曾于1979年爬山寻找鲁迅、林语堂与社团的合影地,那时大家啃着馒头、带着军壶,等待明月出来,诗性大发,即兴作诗朗读。

  【朗读者故事】

  厦门航空:

  打造“空中图书馆”

  覆盖30多个航点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图书馆在哪儿?厦航的乘务员会告诉您,在厦航的飞机上。昨日活动现场,厦航乘务部业务处副经理王冠雄分享了厦航的读书故事。

  三年前的7月1日,厦航在厦门-墨尔本首航航班上首次推出“天际悦读”机上阅读服务。随着厦航成为全球首家与联合国开展可持续发展目标合作的航空公司,厦航更加注重“天际悦读”主题航班的打造,设在航班上的“空中图书馆”,至今已走过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30多个航点,服务了数万名旅客。

  不仅有精选畅销书 还有新书“空中首发”

  王冠雄介绍,“空中图书馆”里有各种精选畅销书,还搭配精心设计的书单和书签。三年来,在厦航的航班上读一本好书,已经成为不少乘客的习惯。王冠雄说:“说来也巧,三天前,我们刚刚升级了‘天际悦读’服务,全面开通了线上阅读,旅客在飞机上可以链接机上Wi-Fi,做到阅读触手可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让读好书不再是难题——旅客在购买机票后,即可在厦门航空App的“天际悦读”专区内领取免费专享阅读服务权益;在厦航的所有洲际航班上,头等舱及商务舱旅客还可享受书单书籍的点选服务。

  厦航介绍,余华、韩少功、笛安、马伯庸、秦明、安意如、月关等国内知名作家,都曾经作为书屋主理人,为“天际悦读”机上阅读服务书写推荐书单。另外,一些优质新书,还在“空中图书馆”里进行“空中首发”,受到不少旅客欢迎。

  读书公益相结合 建立爱心阅览室

  除了在万米高空设置“空中图书馆”,厦航还把读书与公益相结合。今年5月17日,厦门航空携手掌阅“全民阅读·文化筑梦”公益项目,赴国家级贫困县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北完小学和大庆街小学进行爱心捐助活动,帮助建立阅览室,助力卓资县“文化教育扶贫”。

  “这张照片就是我们在今年世界读书日时,在厦航‘联合梦想号’上号召旅客们为贫困县的孩子们捐书。”厦航乘务员李颖说,孩子们收到书后,还给部分旅客回信、绘制了精美图画,表达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和对这些旅客的感谢。

  据了解,厦航今年起将“天际悦读”作为常态化服务在宽体机队中推广,通过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让更多旅客在高空中度过一个别具书香气息的旅程。

  (本报记者 徐景明 通讯员 徐  爽)

  厦门六中:

  以《朗读者》为灵感

  设立朗读亭

  并不是很多人知道,以阿卡贝拉合唱团闻名的厦门六中校园里,有一个朗读亭,它建于2017年,是厦门学校里最早设立的朗读亭。

  六中校长欧阳玲说,六中建朗读亭的灵感源自央视《朗读者》节目。一直以来,朗读和阅读都是六中的传统。学校每周会通过短信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一本好书。

  两年前,六中在校园里建立朗读亭,让学生通过声波把美妙的文字转变为悦耳的琅琅书声。所有的朗读者都会被录像和录音,学生们可以把自己朗读作品下载下来,一些优秀作品还将在学校的广播站播放。

  欧阳玲希望让阅读成为更易于抒发感情的方式。学校努力为全校师生创造读书的环境,并通过经典诵读延伸艺术教育特色。

  2018年,厦门六中获“全国最美校园书屋”称号。学校率先引进自助图书借阅设备,运用高科技,助力图书馆建设,实现快速、方便借还书。校园中随处可见整齐有序的阅读书架,形成人在书中行、馆在校中穿、处处有书读、处处可读书的良好阅读氛围。

  多年来,六中学生在各类朗读大赛中屡获佳绩。厦门六中学生的朗诵曾获得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金奖第二名,近年来,六中也为高校输送了一大批朗读播音人才。

  鼓浪文学社:

  成立九十余年

  用文学鼓起时代的浪潮

  1926年,鲁迅先生来到厦门大学,秉着“为文学青年打杂”的想法,指导成立了两个大学生文学社团,其中一个就是“鼓浪文学社”,意指“鼓起时代的浪潮”。鼓浪文学社不仅得到鲁迅等一代代校内名师的指点,而且受到冰心、舒婷等全国著名作家的关怀,刊物质量不断提高。散文家陈慧瑛、林丹娅,诗人张诗剑、黄奇石等都曾从这里走向文坛。

  昨天的活动现场,不仅请来了鼓浪文学社的青年社员,更请来了两位特别的文学社代表——知名散文家、新加坡归侨、厦门市作家协会前主席陈慧瑛和厦门市作家协会前副主席、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朱水涌。他们说自己也是忠实的朗读者。

  鼓浪前辈:

  “鼓浪文学社是创作的摇篮”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国家遭遇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以陈慧瑛老师为代表的文学社社员抒写了那个时代大学生的热血生命。

  “《鼓浪》在当时是一个很权威性的文学刊物。我考入厦大后在班刊上发表了几篇习作,就被吸纳过去,成为鼓浪文学社创办以来的第一个女编委。”陈慧瑛回忆,在这个文学青年的大家庭中,她开始频繁地发表文章,并尝试向《厦门日报》副刊“海燕”投稿,“所以鼓浪文学社应该说是我一个创作的摇篮,也可以说是我成长的一块沃土。”

  1978年考入厦大的朱水涌老师,则见证了大学文学社团的“黄金时代”。他是鼓浪文学社停办十几年后,参与复社、复刊的一员。1982到2011年,他在文学社担任指导老师,指导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例如作家北村等。

  “鼓浪文学社当时是全省乃至全国的优秀学生社团,不仅出刊物,还组织鼓浪文学大赛。评委由老师和作家组成,每年举办一次,在我们那个时候这个奖就是文学的最高奖。虽然还没有奖金,但是一张获奖证书足以收藏一辈子,光荣得很。”朱水涌说,他一直是忠实的朗读者,至今还记得当年和十几个同学一起去采风,寻找鲁迅先生写小说《坟》的地方,并在那里大声朗诵诗歌的场景。

  新生力量:

  “贴钱也会办下去”

  九十三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一个大学生刊物来说,意味着一段不平凡的旅程。也许,没有哪个文学社团像鼓浪文学社这样,从20世纪20年代一路坚持走到今天。

  鼓浪文学社上一任社长裴浩然是通过化学竞赛获一等奖被招入厦大的,虽然考上的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但兴趣一直是人文学科,所以一入校就加入了鼓浪文学社。“读文学作品,应对作品有更深的挖掘。”在他看来,鼓浪文学社代表的是一种坚韧的精神,是快速变动的时代中不变的精神。

  “我喜欢文学,因为文学永远站在弱者这一边,代表良知和善意。文学本身的超功利性对我影响很大。”现任鼓浪文学社社长、就读德语系大三的陆宽说,虽然现在文学社不是很主流的社团,社员也不多,但会不定期举办文学沙龙、分享会,“贴钱也会办下去”。

  陆宽带来的2013年的《鼓浪》刊物上,写了这么一句话——“这不是一个属于文学的时代,但仍有属于文学的人”。九十多年来,鲁迅留下的火种没有熄,文学带给人的启示永远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著名钢琴演奏家、作曲家殷承宗:

  回乡办音乐会

  助力鼓浪屿申遗成功

  殷承宗的故事与人生的三次远行分不开,12岁只身离开鼓浪屿到上海音乐附中求学,18岁赴前苏联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深造,41岁远赴美国开启职业钢琴家之路。但无论他走到哪里,最令他魂牵梦绕的仍是家乡小岛鼓浪屿。“叶落归根,鼓浪屿给了我最美好的记忆,是我的音乐摇篮,所有离开都是为了最后的归来。”殷承宗在台上说。

  3岁接触钢琴9岁办独奏会

  鼓浪屿是他的音乐摇篮

  殷承宗回忆起3岁时第一次听到钢琴的经历。那时,他的姑父、厦门大学第二任校长林文庆要去新加坡,就将家里的一架钢琴留在殷承宗家里。自此,家里常常响起钢琴声,殷承宗就痴迷地坐在钢琴边听姐姐们弹琴,感觉像听到了天籁之音。“我妈妈说,吃饭的时候要是找不到我,就去钢琴边找找,我肯定在那里睡着了。”殷承宗说。

  不仅仅是黑白键流淌出的钢琴曲,在殷承宗看来,鼓浪屿这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小岛就是一个音乐课堂。在海边打棒球时的海浪声,在家庭音乐会上留声机传出的古典旋律,甚至是在战壕里躲避空袭时的炮弹声,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9岁那年,殷承宗就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引起不小的轰动。因为这次音乐会,更多人认识到殷承宗过人的音乐天赋。1954年,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招生,厦门音协资助他25块钱学费,他决定离家闯荡。那年他只有12岁。

  在老宅里办家庭音乐会

  助力鼓浪屿申遗

  离开鼓浪屿,殷承宗只身一人到上海。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远行,在往后的时光里,殷承宗登上了世界的舞台,也离家越来越远。1998年,殷承宗第一次在厦门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这次演奏也推动了厦门爱乐乐团的组建以及鼓浪屿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在台上,他说,鼓浪屿的老宅一度破落,2003年他放弃在北京买房,将钱拿来修缮老宅,“现在回来,我就住在我出生的房间里,感到很心安。”在老宅里,他设立过工作室,举行过音乐大师班、音乐沙龙。2016年10月,老宅迎来特别的客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家们。殷承宗专程从北京飞回鼓浪屿,在家里为专家们举办家庭音乐会,弹奏《春江花月夜》,这也成为鼓浪屿深厚音乐文化积淀的最佳证明,助力鼓浪屿申遗成功。

  【花絮】

  厦大故事

  引校友共鸣

  4位厦大人在台上提起鼓浪文学社的点滴,激起台下许多厦大人的共鸣。“朱水涌教授说,他在月下吟诗,我虽然没有他这样的故事,却也在厦大内外留下我写生的足迹。”厦大艺术学院美术专业2012级学生李艺菲说,她特意带女儿来感受朗读氛围,没想到也打开自己学生时代的回忆。

  “董卿讲厦大时提到,嘉庚先生向黄炎培先生描述未来厦大的图景时说,要让弦歌之声与海潮相答,我感慨特别深。”刘博已经从厦大毕业好几年,听到这句话时仍然激动不已。她的宿舍在石井,读书困倦了一抬头,窗外就是大海。4年的校园时光,厦大各处都留下了她与书本朝夕相处的身影。“我非常怀念在图书馆凤凰花咖啡屋看书的场景,一本书就能在那里坐一天。”刘博说,相信校主看到我们读书的模样一定十分欣慰,他的愿景已经实现。

  外地粉丝

  乘火车赶来

  现场聚集了不少千里迢迢赶来的《朗读者》节目粉丝。小周今年读高一,非常喜欢文学和董卿。从网上知道活动信息后,母亲带着她专门从杭州赶来。但母女俩只有一张票,女儿进去了,母亲就在门口等了两三个小时。大一学生小龙也是节目的热衷者,她说,为了获得门票,她特意在网上参加活动,并提前两天从广西南宁坐火车赶来厦门。

  “书本的力量是无穷的,正如陈伟鸿所说,无论家大家小,有书的地方就有一片天地。”从同安来的陈小川是厦门粉丝代表,平常他就参加读书会,是个书迷。活动现场,他随时将感触的语句记录下来发到朋友圈,和书友交流。“我觉得近年来厦门的读书氛围越来越浓厚,有这样的活动,也能在更多人的心中埋下朗读的种子,爱上朗读,享受朗读。”他说。

  【名片】

  《朗读者》

  《朗读者》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型文化类节目,自2017年第一季播出后热评如潮,成为电视综艺节目的一个标杆、一股清流。2018年第二季回归,收获了更为热烈的好评和关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基于节目精心编撰、匠心打磨的《朗读者》图书,亦受到读者追捧,成为近两年现象级的畅销图书。《朗读者》两季图书的销售册数已超过270万册,影响深远。很多读者通过阅读《朗读者》图书,了解了嘉宾的人生故事,开启了经典阅读的旅程。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宣传处 主办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