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 正文

我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全国领先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于:2020-09-30

  

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厦门市驻防分队进驻。

  文/本报记者 卢剑豪 通讯员 杨郁民

  图/市应急管理局 提供

  一年多来,厦门市应急系统经受住了2019年“12·4”森林火灾救援、“12·12”吕厝路面塌陷救援、金鸡百花电影节、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以及2020年防抗“米克拉”台风等实战考验,安全生产保持了稳定态势。

  昨日上午,厦门市应急管理局召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全方位介绍了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全力建设最具安全感城市,为我市打造“两高两化”之城、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各司其职  打造应急救援“厦门速度”

  市应急管理局始终秉持人民安危高于一切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应急管理理念,努力践行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孙建辉说:“全市应急系统实行365天、每天24小时值守备勤,落实应急队伍梯次响应,随时做好应急出动准备;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对市民关注举报的安全生产隐患第一时间核查处置,并给予最高30万元的举报奖励。”

  充分发挥金融保险(即巨灾保险)在减灾中的作用,各司其职的责任机制打造出历次抢险救援行动中展现出的“厦门速度”,获得了网民的一致点赞。不仅如此,社会力量投入使应急救援工作机制运转更加顺畅。

  市应急管理局持续优化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防控双重预防机制,制订城市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流程“八张图”,完善事故灾害分级响应制度,建立防汛抗旱期间每周会商研判及防御台风流程复盘机制,优化应急、公安、卫健、海事、消防及驻地部队联动机制,实现突发事件信息共享、紧急状态会商评估、第一时间联动响应,形成应急处置强大合力。

  孙建辉介绍,过去一年已经建设了点对点灾害事故风险综合预警快速反应体系;构建了“一中心、多系统、全场景、泛应用”的指挥信息系统,绘制出城市风险数字化地图;升级改造了狐尾山、仙岳山森林火情和同安区、翔安区小流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覆盖全市城乡、学校和社区的地震信息发布终端,实现城市特定区域重大风险及时预警、高效处置。  

  全面覆盖  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全市初步形成覆盖各区域、各灾种、各行业、各层级的应急预案体系,常态化开展多类应急演练,为城市安全运行和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针对海陆空安全风险交织叠加的特点,市应急管理局表示正在着力锻造全灾种、综合性、尖兵型应急救援队伍。

  从队伍层级来看,市、区常备专业力量、镇街半专业队伍、村居基层群众队伍四级救援队伍体系基本建成;从队伍种类来看,以市消防救援支队、森林消防厦门驻防分队、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东海救助局厦门救助基地应急救助队和安能集团厦门分公司等国家队为主力军,行业专业队伍为骨干,曙光、蓝天等社会应急队伍为辅助的应急救灾力量体系格局初步形成;从救援领域来看,我市作为全国四个拥有空中救援基地的城市之一,正在依托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筹建空中救援中心,建成后将与厦门市应急救援机动支队等陆域救援力量、海上搜救中心共同构成具有厦门特色的海陆空立体化救援体系。

  目前,全市共有安全生产、森林消防、防汛防台、油气水电、环境气象、医疗应急10类应急救援队伍512支、队员13000人、车船1215辆(艘);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7支、社会志愿应急救援队伍10支,多层级、多行业、多种类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制定标准  应急物资储备多元共享

  据悉,市应急管理局正在推动制定市、区、镇街、社区四级常用装备和物资储备规划、品种目录和标准,依托各类救援力量实现空间布局优化、物资动态更新、种类综合互补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

  目前,全市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镇街、村居584个防汛物资储备仓库均按标准落实物资储备,依托主要救援力量建设的9个应急救援物资仓库储备有水下机器人、救助直升机、海巡船艇、挖掘机等应急救援设备12类54辆(艘),7个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存有灭火机具、安全防护、通信设备等5类装备9300余套(件),全市9支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备达标率100%。

  孙建辉表示,制定善后救灾物资储备、调拨、紧急采购等制度和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全市救灾物资储备数据库,是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重点。

  目前,各区82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735个自然灾害避灾点均落实标准化建设,基本可满足临险避灾及灾后救助需求。

  放眼未来  构筑5分钟响应的应急防线

  今年6月份,国务院对我市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考核巡查,对我市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给予了肯定。孙建辉介绍,下一步,我市将从多方面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健全灾害救助机制,构筑坚固应急防线。

  接下来,市应急管理局将持续优化应急管理机制,健全完善各级应急指挥中心;推动出台基层应急“网格化”治理办法;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构建完善的应急指挥体系。不仅如此,市应急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还将建立统筹应对灾害事故防治体系,加强城市生命线工程恢复能力建设,组织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提高市民参与度及保障避险场所建设。

  加强消防综合救援队伍建设。持续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建设,实现5分钟应急响应,鼓励多方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强化应急管理法治体系建设,让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参与决策,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立法(规章),加快建立统一协调、能动高效的应急管理法治体系。

  【原声】

  巨灾保险机制

  提升公共救助水平

  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项文胜:巨灾保险是指对因发生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通过巨灾保险制度,可以分散风险。从厦门巨灾保险实施过程来看,引入巨灾保险机制,提高了灾害公共救助的能力和水平,保险承保公司按照统一标准和合同契约进行查勘定损,理赔标准公开,赔款逐一支付到户,受灾群众得到及时的灾后救助,分担了政府的财政风险,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东二飞”救援演习现场

  【名片】

  市应急管理局

  整合八个部门职责

  厦门市应急管理局于2019年3月31日挂牌成立。整合了安监、应急、消防、救灾、地灾防治、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震8个部门职责,以应急委、减灾委、安委和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防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三委三部”推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三大板块工作职责落实。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宣传处 主办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