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 正文

共商海洋发展 共谋蓝色未来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于:2020-11-24

  2020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暨海洋发展大会昨日举行。(本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国内外嘉宾、专家学者、优秀企业代表齐聚厦门国际海洋周。(本报记者 黄  嵘 摄)

  与会嘉宾聚焦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言。 (本报记者 黄  嵘 摄)

  一批海洋产业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本报记者 黄  嵘 摄)

  文/本报记者 吴晓菁

  昨日上午,一场因海而来的盛宴——2020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暨海洋发展大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召开,推动蓝色经济发展、促进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进海洋福祉的“蓝色风帆”在此打开。

  海洋是厦门的生命线,也是这座城市最亮丽的底色。走过了15年历程的厦门国际海洋周已发展成为集高端论坛、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性海洋盛会。今年的开幕式首次与海洋发展大会融合举办,充分汇聚了海洋各产业资源,向世界展示厦门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厦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厦门国际海洋特色中心城市。

  围绕“海洋、健康与可持续:开启蓝色发展新航程”这一主题,各级政府官员、国际嘉宾、专家学者、知名企业等齐聚一堂,聚焦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等领域发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理事会主席章新胜,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首席代表、执委会委员大卫·艾克曼,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员尼山·德聂瑞,挪威海洋与极地中心主任简·冈纳·温瑟,巴拿马水产资源管理局局长弗洛·托里霍斯,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网络(PNLG)主席诺兰·宾蒂·罗斯兰,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网络(PNLG)副主席孔·维塔纳克,东亚海域环境管理项目组织(PEMSEA)执行主任艾米·冈萨雷斯,东亚海伙伴关系理事会荣誉主席蔡程瑛等国际组织及“海丝”沿线国家代表通过视频参会发言,分享了海洋发展新思路。

  面朝大海,厦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风帆已经徐徐升起。会上,25个总投资近300亿元的重点项目,成为撬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力支点。这些项目涵盖海洋生物医药制品、现代渔业、智慧海洋、国际港口航运等现代海洋新兴产业,涉及港资、台资、外资、上市公司、行业龙头等一批高能级项目,投资金额5亿元以上的签约项目达到14个。

  放下手中的签约笔,山东华箭科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创始人关琦说:“我们对比了十几座城市后,义无反顾地落户厦门,厦门市委市政府坚持对标一流、强化部门协同、零时差感知我们企业的冷暖、零误差纾解我们企业的困难,让我们感受到了落户厦门、生根发芽的舒适感和优越感。”随着华箭智慧海洋协同创新基地项目的落户,未来5年将引进25家上下游相关企业,在厦门打造集海洋通信技术、海上5G,孪生数字海洋、卫星物联网与海底机器人为一体的国家级海洋通信行业龙头。

  2025年建成海洋强市,2035年建成国际特色海洋中心城市——目标已经明确,风帆已经扬起。全市上下主动投入建设海洋强市的生动实践,为探索“人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贡献厦门智慧。据悉,我市拟成立市海洋发展委员会,由市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市领导任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海域海岛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态修复等海洋综合管理重大决策、重要规划和重要政策的统筹协调。各部门建立海洋经济工作推进机制,各区相应成立海洋工作机构,形成共同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相关】

  投入真金白银  扶持海洋新兴产业

  《厦门市关于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

  本报讯 (记者 吴晓菁)作为海洋发展大会的配套文件,《厦门市关于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昨日正式发布。四个方面共十八条措施,条条干货,招招硬实,用真金白银、实质举措加大对海洋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被认定为海洋龙头企业

  可获30万元补助

  海洋信息与数字产业、现代特色渔业、渔村休闲旅游产业、海洋文化创意产业等海洋新兴产业是此次扶持的重点。比如,对符合我市科技和产业扶持补助条件的智慧海洋产业,按相应最高档次予以补助;对经省级评定纳入国家特色小镇清单名录的,市特色小镇专项资金每个给予1000万元支持。

  企业被认定为我市海洋产业龙头,可获得一次性补助30万元。此外,海洋龙头企业开展并购项目(与本企业无投资关系)所发生的评估、审计法律顾问等前期费用及并购贷款利息予以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海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最高可获1500万元补助

  《措施》提出加大海洋新兴产业科技投入、支持海洋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支持海洋创业载体建设3条措施。

  支持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含增资扩产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总投资的三分之一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1500万元。

  支持海洋经济发展重大示范项目,纳入市委市政府重大、重点产业化项目的,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总投资的三分之一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2500万元。

  对新认定的海洋类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其他法人单位建设的,给予每家100万元支持;依托民营企业及“三高企业”建设的,给予每家200万元支持;对新获批的海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给予一次性1000万元资助。

  新认定为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分别给予300万元奖励。新认定为省、市级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分别给予100万元奖励。

  鼓励拓展两大渔港

  推动渔港经济圈融合发展

  《措施》积极推动渔港经济圈融合发展。比如,在高崎渔港打造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高端水产品交易中心;在欧厝渔港,开展国家级中心渔港规划和建设,并以此作为海洋高新产业的起步区,加快建设中国大洋样品馆和海洋科考船综合保障基地,形成经济集聚效应。

  在政策服务保障方面,《措施》提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实施经营贡献奖补、拓展融资渠道、鼓励信贷支持、扩大产业基金规模、鼓励海洋人才引进、支持海洋人才培养7条措施。

  【声音】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理事会主席章新胜

  搭建机制平台 增进沿海国家互信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海洋;同时,海洋也需要人类的尊重和爱护。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一直致力于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可持续的生产力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障海洋资源的利用是可持续的和公平的。

  我们希望以蓝色经济为主线,强调海洋保护和发展的平衡,共建一种具有包容性和灵活性的新型海洋合作模式,为凝聚共识、增进沿海国家互信,搭建重要的机制平台。

  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首席代表、执委会委员大卫·艾克曼(David Aikman)

  在蓝色发展新航程中更深入合作

  海洋每年给全球的经济贡献值达1.5万亿美元。最新研究发现,在接下来的30年中,如果在重要的海洋行动中投资1美元,则至少可以带来5美元甚至更多的全球收益。可持续蓝色经济的发展将造福我们和子孙后代,要继续依靠健康海洋资源谋求生计和福祉。

  在蓝色经济发展的机遇下,我建议动员全球商界、政府、倡导者和学术界领袖共同努力,找到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保护之间的关键平衡点,期待在蓝色发展新航程中有更深入的合作。

  挪威海洋与极地中心主任简·冈纳·温瑟(Jan-Gunnar Winther)

  开展良好互动  完善海洋管理体系

  我参与主持编写了关于海洋综合管理的蓝皮书。我们发现,厦门海洋综合管理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完备的海洋立法体系和海上综合执法机制。只有政策和科学良好互动,才会有良好的海洋管理体系;同时,公众意识和信息共享也非常重要。借鉴中国各地实施的河长制,我倡议建立湾长制,赋予一个综合机构进行海岸带管理。此外,综合管理需要陆海统筹,海洋的管理和陆地的管理应该充分衔接。

  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网络主席诺兰·宾蒂·罗斯兰(Noraini Binti Roslan)

  扩大“蓝色朋友圈” 打造美好家园

  一直以来,厦门致力于海洋生态保护和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其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作为“厦门模式”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正因如此,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网络(以下简称“PNLG”)秘书处永久设在厦门,旨在推动东亚区域海岸带可持续发展。通过PNLG秘书处的全力推动,已成功吸纳10个国家的54个成员,“蓝色朋友圈”不断扩大。我希望厦门进一步发挥国际性海洋城市的优势作用,借助PNLG平台积极推动东亚海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构建更为紧密的蓝色伙伴关系,共同打造美好蓝色家园。

  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兼国际合作司司长张占海

  与国际社会共同增进海洋福祉

  近日,联合国“海洋十年”实施计划正式发布,这一计划将在全世界掀起一场大规模海洋科学行动,它与中国政府倡导的新发展理念一致,我们积极参与并编制实施中国行动方案,与国际社会共同增进海洋福祉。接下来,我们将共同推动以创新研究深化对海洋的综合认知,共同推动以知识融合支撑海洋可持续管理和全球海洋治理,共同推动以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增进海洋福祉的合作行动。

  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斌

  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金达威集团是一家土生土长的厦门企业,我们的主导产品与海洋密切相关,在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资金的助力下,我们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作为厦门海洋产业龙头企业,我们有充分信心伴随厦门海洋产业的发展大潮做出更大的成绩。厦门海洋生物制品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议要培育和引进人才,为产业提供第一资源保障;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引导社会资金高效投资,形成政策牵引、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冯波

  深化合作  实现无缝对接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厦门投资及拓展业务由来已久。作为厦门港资深合作伙伴,我们愿意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合作,通过加强港航产业新技术应用,共同挖掘邮轮产品、延伸邮轮服务链条,推动“丝路海运”国际贸易物流新通道建设,共同为市场和客户提供综合航运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实现制造、流通和消费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厦门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的优势,促进厦门海洋产业从“蔚蓝”走向“深蓝”。

  香港联泰集团行政总裁、港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陈亨利

  和厦企走出去  探索建立海上牧场

  联泰集团的创建和发展都是围绕太平洋进行的。我们拥有约150艘远洋渔船,它们在帕劳、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等岛国的太平洋海域作业,主要捕捞黄鳍和大目金枪鱼,并经营基地、加工厂等业务。福建是我的老家,是我的“根”之所在,过去40年来投资从没间断。今年,我们在厦门投资兴办厦门水产品加工厂,将太平洋新鲜、优质的金枪鱼运回厦门加工,这个项目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计划把太平洋地区和沿岸的各种资源,分门别类引入厦门,预计总投资额30亿元左右。我们还希望和厦门水产养殖企业一起走出去,在太平洋岛国探索建立海上牧场,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及海洋科研相关机构,探讨设立海外科研所的可行性。

  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地学部主任、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主任戴民汉

  创新科研模式  赋能产业变革

  海洋科技水平是经略海洋的重要基础。厦门是中国海洋科教的发祥地,具备极佳的“三海”(海洋、海丝、海峡)优势。我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要坚持蓝色经济绿色发展道路,依托现代科技及人海融合发展理念,把握未来产业与海洋深度融合的重大战略机遇,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建立以厦门为主基地辐射区域、链接全球的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合作网络,通过创新科研模式赋能产业变革,实现社会发展革新。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宣传处 主办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