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向善氛围浓 善行筑起爱心城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于:2020-09-07

  鹭岛爱心义工协会的志愿者们在金山养老院陪伴爷爷奶奶出门散步。(市民政局 供图)

  4日上午,厦门市第五个“中华慈善日”和《慈善法》现场宣传活动在厦门五一广场拉开序幕,众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现场举牌认捐。

  4日上午,以“爱心厦门、人人行善;以爱筑城,以法行善”为主题的义卖活动在厦门五一广场举行。

  今年春节期间,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翔安区政府有关负责人上门看望孤困儿童。

  在今年“9·5中华慈善日”期间,我市举办了现场主题宣传、线上爱心慈善宣传、基层慈善普法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弘扬慈善文化。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三届“善行八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上也传来好消息,我市公益慈善项目斩获佳绩,6个项目获奖,一、二、三等奖各2个,获奖数量全省最多。

  这是厦门重视发展慈善事业的生动缩影,是慈善理念多年积淀的成果。《慈善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慈善事业进一步健康蓬勃发展。以学习宣传贯彻《慈善法》为抓手,我市持续传播慈善文化,规范慈善活动,慈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献爱心、行善事在厦门蔚然成风。

  文/本报记者 卫 琳

  图/本报记者 黄晓珍(除署名外)

  重视组织领导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厦门连续五届入选“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排行榜,其中三届被评为“七星级慈善城市”。慈善已融入厦门的城市肌理,成为市民的精神内核。

  在2016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施行后,我市进一步加强对慈善事业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将慈善事业作为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领导经常对深入做好慈善工作作出指示。

  市民政局调整设立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促进处,推进全市慈善事业工作开展,将民政部等有关慈善工作的规章、政策全面梳理出来,转发给各区、各相关部门及有关慈善组织学习,完善全市慈善工作政策保障体系,为健康发展慈善事业创造良好环境。

  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爱心厦门”建设的重要部署,将“倡导爱心捐献”纳入“五大行动、四大机制”中,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专门制定《关于“倡导爱心捐献”机制的工作举措》,从拓宽爱心捐献渠道、鼓励和规范爱心捐献行为、建立爱心褒扬机制等方面提出12条措施,在全市掀起了参与慈善、发展慈善的热潮。

  重视培育支持  充分激发慈善活力

  目前,厦门已常态化开展“雨露育青苗”“药品援助”“新春慈善快车”“慈善助学”“慈善微公益”“安老扶孤帮残”“千户低保帮扶工程”“爱心超市”等品牌慈善活动。

  这些项目充分发挥出以善引善的作用,凝聚一群善心人,传递一股善能量,不断激发我市慈善事业发展活力。

  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基。我市重视培育慈善组织,在市区两级建成7个孵化基地,为办公场地存在困难的新登记慈善组织等提供免费办公场所及能力建设服务,同时,开展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工作,经过认定的慈善组织在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捐赠时可享受免税,目前已有189家社会组织取得免税资格。

  慈善不竭,唯有源头活水的不断滋养。我市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慈善组织捐资设立冠名基金,全市现有95个冠名基金,认捐善款总额近4亿元,在安老、扶孤、助学、济困、助残、救灾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我市还支持社会各界运用慈善信托方式参与慈善活动,依法对7个慈善信托项目进行备案,信托资金总量159万元,主要用于传统文化保护、甘肃临夏州扶贫济困、自闭症家庭关爱等工作。

  为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慈善,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民政局每年联合开展慈善组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工作,支持爱心企业和个人向慈善组织捐赠后享受所得税扣减,2017年以来共认定127家次。

  重视监督管理  提升慈善公信力

  想做慈善,有哪些慈善组织是专业可靠的?这是每位爱心人士首先关心的问题。自《慈善法》颁布以来,我市依法落实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工作,对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等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对《慈善法》实施前登记的基金会、慈善会开展慈善组织认定,同时,依法开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认定和公开募捐活动事前备案工作。

  市民政局通过“慈善中国”平台公布全市慈善组织名单,并在官方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布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慈善组织名单以及慈善组织年报年检、接受“双随机”检查、受处罚情况等,推进慈善信息公开,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管,严把慈善“安全关”。

  “管”与“查”并行。市民政局每年组织开展慈善组织年报年检和“双随机”检查,对慈善组织执行法律法规政策、开展业务活动、财务管理和经费收支、内部治理等方面进行检查,依法查处慈善领域违法行为。

  2016年以来,我市已查处2家基金会、1家慈善会的违法行为,劝散1家违规开展慈善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持续深化打击以扶贫、慈善基金会名义诈骗的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破获案件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8名。

  重视宣传引导  积极倡导人人行善

  86岁的王丽华奶奶,从1993年起陆续捐出上百笔善款,爱心助学、抗震救灾、帮助特困户……光是有记载下来的金额,就超过了130万元。几年前,她还卖掉楼中楼、住进小套房,结余出50万元,丰富她的慈善“小金库”。她被评为“2019感动厦门十大人物”,这背后,是包括市民与专家评审团在内的超过60万人深受感动的投票。

  从传递慈善,到理解慈善、践行慈善,我市注重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慈善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

  每年9月5日“中华慈善日”,我市通过举办现场主题宣传、慈善晚会、慈善展览、座谈会等活动,利用主流报刊、电视台、移动传媒等媒介,向市民群众宣传《慈善法》相关知识,营造“人人向善、人人可善”的社会氛围。

  全市慈善氛围日臻浓厚,做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今年,我市设立“爱心厦门”专项基金,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职工踊跃捐款,已筹集资金1960多万元。

  在疫情防控期间,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等12家慈善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公开募捐活动,共接收社会捐赠资金9553.97万元、物资价值6378.43万元,从中小学生到耄耋老者,纷纷用行动擦亮厦门的慈善底色。

  【同步】

  市民政局

  发动各类社会组织

  关心关爱困难群众

  “爱心厦门”建设的深入推进,为我市慈善事业指明新的方向,从助困、助残到关爱特殊岗位工人,新的慈善公益形式不断涌现。市民政局积极实施“爱心济困”行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扶危助困,传递爱心。

  今年以来,市民政局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和“三个聚焦”的要求,整合原有规范性文件,制定《厦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体系。

  为提高精准帮扶实效,市民政局实施了困难群体兜底保障行动,落实困难群众分类排查,推进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推进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开发,推行“互联网+救助帮扶”,整合信息资源,实现“全面覆盖无盲区,精准帮扶不重复”。例如疫情期间,市民政局及时关注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启动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工作,对受疫情影响导致生活陷入困难的在保群众、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流动人员,共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866.09万元,支出临时救助资金482.45万元。与此同时,还发动319家社会组织捐款7140.44万元、捐赠物资价值1.4亿多元。

  在爱心旗帜引领下,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共发动全市6159家社会组织参与“爱心厦门”建设,鼓励、支持各类慈善组织慰问帮扶各类特殊、困难群体9064人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682.13万元。此外,还组织民政系统“爱心大篷车”进养老机构和助老员“爱心敬老”进社区服务、慰问活动,开展“福蕾行动计划”试点,组建“民政青年帮帮团”、拓展爱心结对帮扶等,将关心关爱困难群众融入工作全过程。

  市慈善总会

  将慈善资源投向最急需群体

  去年共支出1.04亿元款物

  厦门市政府每年安排520万元支持市慈善总会开展工作、实施慈善项目。作为我市慈善组织中的一股先锋力量,成立于1994年的市慈善总会坚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作用,汇聚社会爱心资源,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天。

  去年,市慈善总会全年支出1.04亿元(含药品折款8795.57万元),响应“爱心厦门”建设的部署,将慈善资源投向最急需帮助的困难群体。

  向困难群众送温暖,实施“新春慈善快车”“慈善年夜饭”等项目,累计发放价值401.35万余元的款物,让近万户困难家庭度过一个祥和春节。

  为让贫困大学生圆梦,发动建发房产、海翼厦工、特房、国正、欢唱、太平岩寺等慈善基金,筹集善款近200万元,帮助353名学子顺利开启求学之路。

  关爱孤困儿童,以“雨露育青苗”项目为载体,连接社会爱心资源,帮扶儿童1490名,发放帮扶款372.5万元。

  帮扶大病患者,实施“药品援助”项目,发放14种药品,共计折价8518.62万元,服务患者人数2180人。

  ……

  在广施爱心的同时,市慈善总会的慈善资源也不断壮大和优化,去年新增鸿润、育德、叶水省、良星四只冠名慈善基金,认捐资金达到1500万元,到位资金720万元。全年共募集款物1.07亿元(含药品折款8766.17万元)。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慈善总会第一时间启动抗击疫情公开募捐,搭建慈善平台,倡议全市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众志成城、爱心捐赠、共战疫情,共接收捐赠款物合计5028多万元。

  在市“爱心厦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市慈善总会设立“爱心厦门专项基金”后,市慈善总会积极发动各界力量参与爱心捐献,该基金现已募集善款1960多万元,汇聚了厦门人的磅礴爱心。

  【数据】

  53家

  全市现有依法登记的慈善组织53家,其中基金会35家、慈善会16家、社会服务机构2家。

  24.92亿元

  我市具备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有6家。另有市红十字会、各区红十字会等7家申领公开募捐资格证书。2016年以来,全市慈善组织共募集款物约24.92亿元。

  500万人次

  2016年以来,我市慈善组织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助学、救灾以及发展科教文卫体事业等方面,实施一系列慈善项目,受益群众近500万人次。

  【点击】

  厦门慈善品牌项目

  ●“新春慈善快车”项目

  自2007年起,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厦门市慈善总会联合厦门日报社开展“新春慈善快车”慰问活动,向社会各界募集款物,为我市特困户、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等困难群体发放慰问金和冬令物资,让他们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活动形式包括慰问特困户、赠送“慈善年夜饭”等,13年来累计发放款物8926多万元,共有10多万人次受惠。

  ●“慈善助学”项目

  为帮助贫困家庭学子排忧解难,自2001年起,厦门市慈善总会联合市教育局、有关同仁机构及各冠名慈善基金开展“慈善助学”活动,并与厦门日报社合作启动“新闻大篷车·慈善助学专列”,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参加助学活动,帮助各类贫困学生或大学在校生完成学业。19年来,“慈善助学”活动共募集善款9000多万元,帮助近3万名困难学子圆了大学梦。

  ●“雨露育青苗”

  结对帮扶孤困儿童项目

  该项目2012年由厦门市慈善总会与市委文明办、市直机关党工委、市民政局、厦门日报社联合开展,发动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对全市散居孤困儿童进行每期三年有针对性的结对帮扶资助。项目实施以来,获得财政部、福利彩票公益金连续三年注资支持,2014年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全市2254名孤困儿童得到282个单位和个人的结对帮扶,8年来发放结对帮扶款3000多万元,发动义工5000多人次。

  ●“药品援助”项目

  “药品援助”项目是中华慈善总会开展的针对特定人群的高额援助项目。厦门市慈善总会于2006年争取到这一项目,开展至今已有格列卫、多吉美、易瑞沙、特罗凯、拜科奇、达希纳等14种援助药品,为患有胃肠道间质瘤、白血病、血友病、肝癌、肾癌、肺癌、直肠癌、肺动脉高压、地中海贫血等重大疾病、又支付不起高额医药费的患者服务。至2019年12月援助人数达2100多人,发放药品价值累计15.7亿多元。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宣传处 主办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