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校联手推动厦门打造“柔性电子强市”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于:2020-07-22

  ▲昨日,弘信电子牵手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厦门大学揭牌成立联合研发中心。

  ▲黄维院士在厦大科艺中心作《“柔性电子+”与未来展望》报告。

  文/本报记者 李晓平 图/本报记者 张奇辉

  “没有柔性电子的产业化,就没有人工智能的落地,它是所有核心产业中的核心!”昨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在演讲中反复提及。据了解,国内首本柔性电子著作就出自于他。

  继去年在国内FPC(柔性电子)龙头企业厦门弘信电子的牵头下,我市在全国率先成立柔性电子研究院之后,昨日在厦门市政府、厦门大学和弘信电子的共同推动下,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再次迈出实质性的步伐:牵手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厦门大学揭牌成立联合研发中心;联合西北工业大学,进行战略合作。在折叠屏、5G技术迎面扑来之际,通过整合国内知名高校资源,强强联手,探索和开拓柔性电子的应用领域,共同助力厦门打造“柔性电子强市”。弘信电子和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也现场聘请黄维院士为总顾问。

  弘信电子正加速资本布局,昨日活动现场,同时举行了弘信电子与深圳市瑞湖商务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瑞湖商务”)《股权转让协议》签约仪式,并于昨晚发布公告:以自有资金收购瑞湖商务持有的深圳瑞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湖科技”)21%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持有瑞湖科技55%的股权。同时,由弘信电子控股的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收购瑞湖商务持有的瑞湖科技2.5%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弘信电子直接及间接合计控制瑞湖科技 57.5%的股权。


签约仪式现场

  推动柔性电子材料研发  逐步实现国产化

  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蓄势待发的当下,电子正朝着随形而变的趋势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不仅手机可以折叠,大部分电子显示器都能像报纸一样,随时打开、卷曲或折叠,手机、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形态将更新颖轻便。而这处处离不开柔性电子,因此,业内人士形象地将柔性电子比喻为新基建的“钢筋水泥”,认为其不仅有着比微电子产业更为庞大的市场,而且将协助传统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为产业结构和人类生活带来革命性变化。

  柔性电子正在成为全球科技技术的前沿和研发热点。去年,厦门将柔性电子列为未来十大产业之首,提出打造“柔性电子强市”目标,致力于培育百亿产值企业,形成覆盖新材料研发、设备制造、产品开发的柔性电子产业链,力争到2021年实现产值200亿元。

  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是厦门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新模式的首个落地项目,化学化工学院是厦门大学的优势学科,通过前期和厦门大学的深入互动,昨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厦门柔性电子研究院联合研发中心”正式成立,实验室设立在厦大翔安校区,将致力于推动柔性电子材料、制程领域原物料的研发,并逐步实现国产化。据了解,目前柔性电子材料大部分仍需要进口,如导电胶、电镀药水等。

  “这对厦门大学而言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喜事。” 厦门大学校长张荣在致辞中表示,柔性电子和新材料密切联系,为电子学在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形态变化,源源不断提供新的基础。过去柔性电子更多地从其应用场景、形态进行探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体系,有着广泛的市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厦门将该产业列为未来产业,并进行大力支持,是非常有远见的。接下来,厦门大学将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协同企业共同助力柔性电子产业在厦门发展,培育更多人才进入这个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田中群指出,柔性电子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材料领域,我们国家有些技术仍然被“卡脖子”,这是很严峻的挑战,掌握核心技术非常必要。希望通过联合研发中心来开展产业方和高校的协同合作,不仅要实干更要干出实效,真正为我们国家的柔性电子产业破解“卡脖子”问题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发展柔性电子产业  厦门起步早力度大

  西北工业大学的柔性电子研究院走在国内高校前列,此次和柔性电子研究院合作,将重点聚焦于柔性传感器的研发。“柔性电子将引领科技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随着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未来必将成为国家支柱产业!”黄维说,厦门正在加快和推进柔性电子的研发和发展,相对于国内多个城市,厦门将柔性电子这面旗帜举得最高、最早。疫情发生后,世界格局正在重构,国内经济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此时加快柔性电子布局,有希望助力中国科技工作者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形成颠覆性和变革性技术,从而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领域,为产业转型带来超高附加值的市场前景。

  根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8年,柔性电子产业的市场将超过2万亿元。“我认为,市场将远远超过预期。”黄维表示,通过此次签约合作,双方未来将围绕柔性电子人才培育、关键技术、产业孵化等方面开展研发工作,希望在较短时间内推出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并尽快实现市场化,共同助力厦门柔性电子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黄维在演讲中对厦门发展柔性电子产业提出建议,当前要瞄准电子产业链条的两端——研发创新和品牌塑造,获取更高的附加值;要聚焦柔性电子创新链条的瓶颈——材料和工艺,重点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做强柔性电子产业的关键是人才支撑,要以企业为核心,强化顶层设计,做好产业布局,抢占战略制高点;外引内培,加大对外开放合作的力度,制定行业标准,提升成果转化效率。

  除了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布局西安外,弘信电子董事长、柔性电子研究院董事长李强透露,他们还将在武汉、北京、成都、深圳、长沙等地成立分院,短期内要形成200人的研发队伍,中期内要建立千人研发团队,长期要成为3000人的高端人才集聚的研发规模,实现对柔性电子这个超级赛道的满铺。他说,目前他们正致力于通过“上市公司+研究院+基金+产业基地”一体化模式,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流水线式合作。

  领先全国乃至世界 是弘信电子目标

  不少厦大化学化工学院的师生前来听取黄维院士的报告。

  “作为国内柔性电子第一股,弘信电子的发展不仅要站在企业的角度,更要站在产业链安全的角度上来思考,因此柔性电子研究院应运而生。”李强深耕柔性电子十余载,昨日他深有感触地说,从目前看,柔性电子已经成为欣欣向荣的未来产业,目前包括深圳、重庆、西安、宁波等城市都将柔性电子列为重要发展产业,厦门无疑抢占了先机,将柔性电子定位为未来发展产业之首。

  他说,弘信电子能走到今天,他认为有四个方面原因:第一,不拘一格降人才,吸收了很多高端的产业人才。第二,不惜血本搞研发,柔性电子在成立10多年后的今天,虽然我们家底很薄,但我们对研发的投入已接近10个亿。弘信电子在上市的第二年,就筹划成立研究院,全面瞄准装备、材料和应用等领域。第三,不计得失扩规模,为迎接柔性电子的爆发,我们进行了超前的投入,不仅扩建基地而且成立柔性电子众创空间。第四,矢志不渝创领先,弘信电子一直有且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在柔性电子领域成为全国领先乃至世界领先,无论有多难,这个目标从来没有改变过。

  昨日还现场举行柔性电子研究院战略股东入股签约仪式,记者了解到,这些加入的新成员全部来自柔性电子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李强说,柔性电子研究院将从弘信电子控股的研发平台,逐步成长为一个公共、开放的平台,邀请政府、上下游供应商企业、合作伙伴等参与,让这个研究院成为我市未来产业研发的驱动力,成为这座城市一张名片。

  据了解,此次弘信电子收购的瑞湖科技就是柔性电子研究院前期孵化的成果,也是弘信电子夯实“软板+”战略的重大举措。在前期的探索中,弘信电子正逐步摸索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柔性电子孵化之路。在弘信电子技术、产能等各方资源加持下,瑞湖科技多年研发成果——柔性压力传感器,已开始应用于家电、电动牙刷、TWS耳机等领域,并进入高端产业供应链。

展开阅读全文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宣传处 主办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