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 > 正文

《人民日报》昨刊登市委书记崔永辉专访报道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于:2022-01-11

  【编者按】

  近日,中央媒体集中采访报道厦门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谋划2022年重点工作的思路举措。市委书记崔永辉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联合专访,结合厦门工作实际,就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坚决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作了权威解答。1月7日新华社播发《勇立潮头 勇毅前行 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访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昨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分别刊登了题为《勇立潮头 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访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访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的访谈报道,央视《新闻联播》相关访谈节目也将于近期播出。本报今日全文转载《人民日报》专访文章,敬请关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厦门如何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追求共同富裕、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勇毅前行?《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厦门的思路是什么?

  崔永辉: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强调“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站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新起点上,总书记再次对厦门发展战略作出的科学指引、擘画的宏伟蓝图。

  下一步,我们将着重从以下方面加大探索力度。

  一是在高质量发展中提升就业带动力。就业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壮大实体经济筋骨,发挥中小微企业的就业主渠道作用,到2025年累计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实施就业能力提升工程,保障好重点群体就业,未来5年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5万人次以上,增强就业困难群体致富本领。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合理动态调整机制,2022年4月起厦门最低工资标准将再上调,达到每月2030元。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着力提高一线职工工资待遇,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着力点。教育方面,持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布局,计划到2025年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32万个。医疗方面,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分布,力争全市各区都建成至少一家三甲医院。社会保障方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到2025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6%;着力解决年轻人、新市民等群体的住房需求,未来5年新增供应保障房29万套;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完善“三孩”政策配套支持措施。

  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

  记者:作为经济特区,厦门将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崔永辉: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主要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是大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刚刚出台了《厦门市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旨在提高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配置效率。在国企改革方面,加快建设以外部董事、选派监事、外派财务总监等为主体的外部监督体系,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制定出台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二是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对台经贸合作水平,打造“厦金共同生活圈”;深化“丝路海运”“丝路飞翔”品牌建设,开辟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产能合作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在制度创新上,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服务保障和风险控制体系,鼓励引导企业通过绿地投资、并购投资等“走出去”发展壮大。

  三是高起点打造外资集聚地。用好投洽会、进博会等重大平台,招引更多优质外资项目落地。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在推进国际化、数字化营商环境两项行动方案,加快推进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拓展政务服务“全流程网办”等覆盖范围,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

  四是高标准抓好自贸试验区等载体建设。我们将重点探索试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形成更多首创性、差异化的改革试点经验。在金砖创新基地建设方面,将坚持国家所需、厦门所能、金砖国家所愿,紧扣政策协调、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三大任务,打造一批标志性平台和旗舰型项目。

  打造“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厦门将如何布局?

  崔永辉:我们将重点从以下方面强化科技创新工作,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让“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迈向更高水平。

  一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出台促进科技创新若干规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2022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0家,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3.5%,培育更多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加速形成特色优势。构建更具特色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打造信息产业万亿集群。以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为重点,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前沿产业。

  三是营造一流创新生态。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机制改革,构建充分体现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的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引擎作用,高标准推进厦门科学城等载体建设,吸引更多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和优质企业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完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人民日报记者 蒋升阳

  原载 1月10日《人民日报》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宣传处 主办

厦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