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振兴 厦门走出特色路

来源:厦门日报发布于:2023-04-23

  乡村振兴,为厦门广袤的乡野大地注入了新生机,激发了新活力。图为美丽的军营村。

  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全力打造两岸种子种苗业创新中心。

  翔安黄厝村探索“农创文旅”新途径,吸引了不少艺术家慕名进驻。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这是工作人员用试剂检测种子的DNA。

  翔安大宅社区的最美庭院。

  本版文/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本版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四月的厦门,万物沐浴在春光中悠然生长。田间地头芬芳的泥土气息,孕育着新的希望。乡村振兴,为厦门广袤的乡野大地注入了新生机,激发了新活力。

  五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以努力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举全市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真抓实干、踔厉奋发,以项目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为突破,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农村高颜值、农民高素质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A 聚焦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

  农业现代化

  位于同安区竹坝路的苦瓜育种基地里,技术人员正聚精会神对苦瓜进行人工授粉;在翔安蔡浦村的花椰菜育种基地里,五颜六色的花椰菜在育苗棚里“争奇斗艳”……一颗颗小小的“种子”,正在我市不断“发芽”,长成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参天大树”。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市在种子上发力,让市民吃得更好,把饭碗端得更牢。目前,全市种子种苗产业年产值超20亿元,花椰菜、三角梅、对虾等优质品种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去年,首届厦门种业博览会召开,成为我市打造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交流的新平台。

  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的磁吸力越来越大。依托百利种苗等重点种子种苗企业,园区累计引进、培育种子种苗企业20家,并全力打造两岸种子种苗业创新中心。

  集体经济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我市在全市14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20万元基础上,按照“精准施策、量体裁衣、靶向发力”原则,出台《关于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策划建设、购置一批厂房、公寓等优质项目,通过引入国企建设运营、股份量化到村、加大财政补助和贴息力度等措施,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目前,全市建成集体预留发展用地项目63个,收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达六成。

  为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我市持续推进现代农业招商,融合“农文旅”、贯通“产加销”,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2020年突破千亿元,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1170亿元,同比增长6.4%,产业融合激活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B  坚持高颜值标准

  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

  户外庭院成花园、闲置空地变公园、房屋转角成景观……一段时间来,我市开展农村房前屋后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打造出一个个风格各异的微景观,大大提升了乡村颜值,也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房前屋后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只是我市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农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为乡村开启“美颜模式”。

  农村建设必须树立系统思维,做好整体谋划和上层设计。我市坚持村庄规划全维度管控,根据村庄资源禀赋特点分类编制村庄规划,率先在全省实现城镇开发边界外92个村庄规划全覆盖,翔安区大帽山农场村庄建设规划获评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我市还创新性引进九七华夏、云趣等国内知名乡建团队,形成乡村振兴陪伴式服务模式全国推广,打造海沧芦塘社等五个两岸融合治理示范点。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厦门高位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全国首创“全要素”农村污水治理机制,以雨污分流改造为抓手,从收集、处理、排放端进行全要素管控,全面完成全市1216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程,翔安区大宅社区治理样板工程获评全省第一名。我市系统建立了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运维管理、评价考核标准,形成农村生活污水全链条、系统化治理“厦门经验”全国推广。此外,我市实施环卫和垃圾分类城乡一体化模式,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全覆盖。

  C 对照高素质要求

  加快推进农民现代化

  曾经,翔安黄厝村是个安静的古村,许多年轻人外出谋生。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这个千年古村焕发新生,吸引了一大批外出青年返乡创业,不少艺术家慕名进驻。2018年,黄厝村创建乡村振兴“繁星基地”,依托此平台,充分挖掘人才潜力,整合乡村资源,探索“农创文旅”新途径。

  我市坚持党建引领,让高素质农民真正成为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羊,目前已建成“繁星基地”“风舍文化空间”等农村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基地。我市还优化乡村振兴“1+1”挂钩帮扶机制,择优选派32支驻村工作队,选定10个片区推进跨村联建,此举获评全省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我市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农村创新创业行动,持续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训,培育244名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引导大学生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在广阔的乡村,活跃着一批科技特派员。目前,除了市级下派的90名科技特派员外,各区均建立了30至50人的区级科技特派员队伍,实现行政村服务全覆盖,为乡村振兴助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乡村文明之风激荡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市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将文明村镇创建纳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整体布局,全市区级以上文明村镇132个、占比达85%;培育集美田头村、海沧贞庵村等文明乡风示范点;推选“新乡贤”20人,推动形成崇尚学习“新乡贤”的浓厚氛围。此外,我市以近邻敬老、医疗、关爱等为主要内容,探索城乡社区“近邻服务”模式全国推广,厦门市被确定为城乡社区近邻服务全省唯一试点市。

  【主 要 做 法】

  坚持高位推动

  我市建立“三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合力;制定乡村振兴十大行动重点任务,着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组织开展全市“三农”工作现场评价,有力督促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加强规划引领

  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我市因地制宜制定《厦门市“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专项规划》《厦门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2022—2027年)》等,为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指引。

  抓好试点示范

  我市首创乡村振兴动线建设机制,全面推进69个省市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和18条动线建设,把动线打造成为生态宜居的“风景线”和产业兴旺的“振兴线”,此举在全省得到推广。按照“五位一体”、全面振兴要求,健全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项目库,坚持“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采取“挂图作战”模式,加快项目建设进度,2022年全市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建设项目263个,完成投资4.5亿元,投资完成率位居全省前列。

  强化投入保障

  我市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共计下达乡村振兴市级奖补资金8.67亿元。全市土地出让收益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支出等。

  深化农村改革

  我市完成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任务,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壮大人才队伍

  我市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1.5万余人次,创建高素质农民培训基地15个,培育244名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共计8人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引导大学生回乡创业和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我市还采取“订单式”“委培制”等模式培养农村本土人才,鼓励留学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出台《科技特派员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共计下派科技特派员378名。

  【主 要 成 效】

  ●全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连续两次获评优秀

  ●2019—2022年连续四年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获评优秀

  ●2021—2022年连续两年全省城乡建设品质提升考核绩效优异

  ●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成为全市第九条突破千亿元的产业链(群)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

  ●“厦门临夏东西部协作实践”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亮彩数据】

  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23元,同比增长8.1%,总量保持全省首位。

  我市持续推进现代农业招商,签约在库项目50个,计划投资46.15亿元,其中落地31个。

  我市做强“一村一品”,共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6个。

  目前,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5家,其中国家级11家。

  我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大帽山境、万丰果园等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共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1个,同安区莲花镇获评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镇,军营村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我市共建成美丽乡村庭院720户、美丽乡村微景观276个、美丽乡村小公园(小广场)35个、美丽田园28个、美丽休闲乡村12个。

  全市建制村通硬化路率100%,通公交率100%,自来水普及率100%,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99%,实现农村地区光纤100兆全覆盖、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

  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70家(示范社200家),家庭农场596家(示范场73家)。

  全市共有农机、农资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2家,服务小农户近2.8万户。

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宣传处 主办

厦门网版权所有